时间: 2025-05-05 23:31: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23:31:24
抹利花心晓露,蔷薇萼底温风。洗念六根尘外,忘情一炷烟中。
这首诗描绘了清晨时刻,露水沾湿了花心,温暖的风吹拂在蔷薇花下。诗人通过焚香来洗净内心的污秽,期望在袅袅的烟雾中忘却情感的牵绊。
高宪,金朝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诗歌常反映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思考,风格清新脱俗。
本诗创作于一个宁静的清晨,诗人通过焚香反思内心,寻求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与安宁,体现了当时人们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焚香六言四首 其一》是高宪对生活和内心世界的一种深刻思考。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象和内心的修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外界美好与内心宁静的渴望。开头的“抹利花心晓露”,通过细腻的描写让读者感受到清晨的清新和生机,仿佛能够听见花瓣上水珠的轻声细语。而“蔷薇萼底温风”则通过温暖的风描绘了一个和谐、安宁的自然环境。
接下来的两句则转向内心的洗涤,诗人希望通过“洗念六根尘外”来清除心中的杂念,寻求一种精神上的解脱。最后一句“忘情一炷烟中”,则是焚香所产生的烟雾,象征着诗人对世俗情感的放下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这四句诗通过简练的语言,传达了诗人对生活、自然和内心的深刻感悟,既有对美好的向往,又有对内心世界的反省。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内心宁静的渴望,展现了人们在纷繁世俗中追求内心安宁的愿望。
诗中提到的“六根”指的是哪些?
诗人希望通过焚香达到什么样的境界?
“蔷薇萼底温风”中的“温风”给人什么样的感受?
答案:
高宪与李白的诗风有所不同。李白的诗常常充满豪情和奔放,而高宪则更倾向于细腻的描写与内心的反思。例如,李白的《将进酒》展现了豪放的气概,而高宪的《焚香六言四首》则更注重于内心的宁静和对自然的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