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1:24: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1:24:02
寄李天英
作者:高宪 〔金朝〕
稻秸苍苍陂巳枯,
西风剪剪弄楸梧。
蒹葭水落鱼梁迥,
蟋蟀声高山驿孤。
社瓮新成元亮酒,
并刀细落季鹰鲈。
作诗远寄霜前雁,
人在海东天一隅。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的景象,稻秸已经枯黄,西风轻轻吹拂,摇曳着梧桐和楸树。水边的芦苇随水而落,鱼儿在水中游动,显得格外孤独。秋虫的鸣叫声在山驿间回响,显得更加孤寂。社坛的新酒已经酿成,刀切下的鱼细腻可口。诗人写下这首诗,远寄给霜前的雁,自己却身处海东的一个偏僻角落。
作者介绍:高宪,金朝著名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他的诗作常常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怀,表现出深厚的文学修养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秋季,表现出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以及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它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宁静与诗人内心的孤独。
《寄李天英》是一首富有意境的诗作,在描绘自然景象的同时,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诗的开头用“稻秸苍苍陂已枯”引入秋天的气息,令人感受到一种萧瑟的氛围。接着,诗人用“西风剪剪弄楸梧”形象地描绘了微风拂动树梢的情景,生动而富有动感。
“蒹葭水落鱼梁迥”一句,展现了水边芦苇的凋零与鱼儿的孤独,暗示了岁月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此时,蟋蟀的鸣叫声在孤寂的山驿中回荡,进一步增强了孤独感。
后半部分,诗人提到“社瓮新成元亮酒”,这不仅是对美酒的赞美,更是对友人的期盼与祝福。最后,诗人以“作诗远寄霜前雁”结束,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以及身处异地的孤独感。
整首诗情景交融,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敏感和对友人的深情,是一首情感丰富、意象鲜明的佳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与自身的孤独,反映了人们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以及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稻秸苍苍陂已枯”表达了什么季节的特征?
“作诗远寄霜前雁”中提到的“霜前雁”指的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高宪的《寄李天英》与李白的《月下独酌》均表现了对自然的感悟与对友人的思念,但高宪更加强调孤独与萧索之感,而李白则更加关注酒的豪情与人生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