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焚香六言四首 其三

《焚香六言四首 其三》

时间: 2025-05-06 02:00:48

诗句

纸帐收烟密下,松灰卷火常虚。

午寂春閒小睡,人间自有华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00:48

原文展示:

纸帐收烟密下,
松灰卷火常虚。
午寂春閒小睡,
人间自有华胥。

白话文翻译:

烟雾在纸帐下密布,
松树的灰烬卷起火焰常常是虚幻的。
在宁静的午后春天,我小憩片刻,
人间自有美好的幻梦。

注释:

  • 纸帐:用纸张做的帐篷,常用于书房或静室。
  • 收烟:指烟雾凝聚、消散的状态。
  • 松灰:松树燃烧后留下的灰烬。
  • 卷火:形容火焰卷起的状态。
  • 午寂:午后的宁静。
  • 华胥:传说中的美好幻境,出自《山海经》,象征理想境界。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高宪(生卒年不详),金朝诗人,字子深,号青山。高宪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细腻的情感著称,作品多描写自然和人情,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焚香六言四首》系列诗作是高宪在春日悠闲时分创作的,反映了他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诗中运用了细腻的描写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他内心的宁静与淡泊。

诗歌鉴赏:

《焚香六言四首 其三》以简单的生活场景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内心世界的深刻感悟。首句“纸帐收烟密下”,形象地描绘了一个静谧的书房,烟雾缭绕,营造出一种温馨而神秘的氛围。接下来的“松灰卷火常虚”则通过对火焰和灰烬的描写,暗示了人世间的虚幻与短暂,带有一丝哲理的思考。

“午寂春閒小睡”描绘了诗人在宁静的午后小憩的状态,展现了他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享受。而最后一句“人间自有华胥”,则是对理想与梦想的追求,暗示在现实生活中,依然存在着美好与幻梦。

诗人通过这些细腻的描写,表达了对生活的思考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整体来看,这首诗充满了淡淡的忧伤与宁静的美感,反映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宁静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纸帐收烟密下:描绘了一个静谧的环境,纸帐下的烟雾密集,给人一种温暖和安宁的感觉。
  2. 松灰卷火常虚:火焰和灰烬的虚幻性,隐喻了人生的无常和短暂。
  3. 午寂春閒小睡:在宁静的午后,诗人享受着春天的闲适,感受到生活的宁静。
  4. 人间自有华胥:表达了对理想和美好生活的向往,暗示即使在现实中,依然存在着美好的幻梦。

修辞手法:

  • 比喻:用“华胥”比喻理想与美好。
  • 对仗:诗中使用对仗工整的句式,如“纸帐收烟”和“松灰卷火”。
  • 意象:通过自然景象传达情感,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对现实的沉思,表达了诗人渴望宁静生活的心境以及对美好幻梦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纸帐:象征隐私与内心的空间。
  • :代表思绪和感情的缥缈。
  • 松灰:象征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虚幻。
  • 午寂:描绘宁静的午后,反映内心的平和。
  • 华胥:象征理想和美好幻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纸帐”指的是什么? A. 帐篷
    B. 书房
    C. 庭院

  2. “松灰卷火常虚”的意思是什么? A. 火焰真实
    B. 火焰是虚幻的
    C. 灰烬很大

  3. 诗人对午后的感觉是: A. 喧闹
    B. 宁静
    C. 狂热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描写春天的景色和内心感受。
  • 李白的《月下独酌》:表达孤独与对理想的追求。

诗词对比:

高宪的《焚香六言四首》与李白的《静夜思》均描绘了内心的宁静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高宪侧重自然环境的描写,李白则通过月光与思乡情感相结合,展示了不同的艺术风格和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金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解读》
  • 《高宪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中和吟 题淮阴侯庙十首 还鞠十二著作见示共城诗卷 首尾吟 其五十 尧夫何所有 笺年老逢春八首·年老才会惜芳菲 访姚辅周郎中月陂西园 十八日逾牵羊坂南达伊川坟上 四不可吟 时吟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幺字旁的字 麻字旁的字 晕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邯郸伎 吞食 井底鸣蛙 歹字旁的字 梦梦铳铳 柔远怀来 蚁诚 妻贤夫祸少 分房减口 页字旁的字 尘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鸟啭 破甑不顾 缶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