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沁园春(咏刘篁栗碧莲,时内子将诞)

《沁园春(咏刘篁栗碧莲,时内子将诞)》

时间: 2025-04-26 08:55:45

诗句

浅碧芙蓉,素艳亭亭,前身阿娇。

记湘滨露冷,酥容倍洁,华清水滑,酒晕全消。

瑶剪丰肥,云翻碎萼,白羽鲜明时自摇。

风流处,是古香幽韵,时度鲜飙。

琼枝璧月清标。

对千朵婵娟倾翠瓢。

况水晶台榭,低迷净缘,冰霜词调,隐约轻桡。

细认金房,钟奇孕秀,已觉青衿横素腰。

西风晚,看花开十丈,玉井非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8:55:45

原文展示

沁园春(咏刘篁栗碧莲,时内子将诞)
作者: 刘清夫〔宋代〕

浅碧芙蓉,素艳亭亭,前身阿娇。
记湘滨露冷,酥容倍洁,华清水滑,酒晕全消。
瑶剪丰肥,云翻碎萼,白羽鲜明时自摇。
风流处,是古香幽韵,时度鲜飙。
琼枝璧月清标。对千朵婵娟倾翠瓢。
况水晶台榭,低迷净缘,冰霜词调,隐约轻桡。
细认金房,钟奇孕秀,已觉青衿横素腰。
西风晚,看花开十丈,玉井非遥。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美丽的女子形象,犹如浅碧色的芙蓉,素雅而亭亭玉立,她的前身如同传说中的阿娇。回忆起湘江边清晨的寒露,她的容颜愈发洁净,犹如华清的水面光滑,酒意已然消散。她的身姿丰盈,宛如翻飞的云朵,白羽在微风中轻轻摇曳。那风流之处,散发着古典的幽香,时光如同清风拂过。琼枝上,月光下的清丽标志,映衬着千朵婵娟,倾洒下青翠的酒液。更何况那水晶的台榭,低悬着净缘,冰霜般的词调在轻舟中隐约可见。细细品味那金房,钟鸣声中孕育着奇异的秀色,已经感受到她那青衿飘逸的素腰。傍晚的西风吹拂,仿佛看见花开十丈,玉井并不遥远。

注释

  • 阿娇:汉朝王皇后之名,因其美貌而著称,常用以指代美人。
  • 湘滨:指湘江的岸边,诗中景象描绘了湘江的清晨。
  • 瑶剪白羽:指女子的身姿和衣服,形容其优雅。
  • 琼枝璧月:象征美丽的月亮和美好的事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清夫,宋代诗人,以词清丽、情趣丰富著称。他的诗作多描写自然景物及人物情感,风格细腻。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作者妻子即将分娩之际,表达了对妻子美貌和婉约气质的赞美,以及对即将降生之子的期待。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传达了对美的赞美与对生活的热爱。诗中以“浅碧芙蓉”开篇,既点出女子的美丽,又引入自然的元素,营造出一种清新的氛围。诗人巧妙地运用比喻,将女子的容颜比作阿娇,暗示了她的绝世容貌。同时,诗中描绘的水晶台榭、瑶剪云翻等意象,既展现了女子的优雅,又反映出诗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与感悟。整首诗在结构上流畅自然,情感真挚,既有对美的赞美,也蕴藏着对未来的期许,令人感受到诗人深邃的情感与广阔的视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浅碧芙蓉,素艳亭亭,前身阿娇:使用比喻,将女子比作美丽的芙蓉,形容其清丽动人。
  • 记湘滨露冷,酥容倍洁:回忆湘江边的清晨,展现了女子的洁净与清新。
  • 华清水滑,酒晕全消:描绘女子的容颜如华清水般光滑,酒意已然消散,暗示其清醒与自然之美。
  • 瑶剪丰肥,云翻碎萼:形容女子的身姿丰盈,优雅动人。
  • 风流处,是古香幽韵:描绘一种古典的风韵,流露出文化的深邃。
  • 琼枝璧月清标:象征美丽的月亮和清丽的标志,暗示女子的高洁。
  • 况水晶台榭,低迷净缘:描绘一种高雅的环境,反映出诗人对生活品位的追求。
  • 细认金房,钟奇孕秀:细腻的描写,表现出对女子美丽的深刻感受。
  • 西风晚,看花开十丈:寓意着对未来的期待与美好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女子比作芙蓉、阿娇,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拟人:将自然景物赋予情感,增添了诗的生动性。
  • 对仗:如“白羽鲜明时自摇”,增强了诗句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以女子之美为主线,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情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未来的期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芙蓉:象征美丽、清新,常与女子的美貌相联系。
  • 酒晕:暗示欢愉与清醒之间的对比。
  • 琼枝、璧月:象征高洁与美好的事物。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浅碧芙蓉”是比喻什么?

    • A. 美丽的花
    • B. 美丽的女子
    • C. 清晨的河水
  2. 诗人回忆湘江边的清晨,想表达什么情感?

    • A. 想念过去
    • B. 对自然的赞美
    • C. 对妻子的爱
  3. 诗中提到的“阿娇”指代的是?

    • A. 一位古代美人
    • B. 诗人的妻子
    • C. 一种花

答案

  1. B
  2. C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红楼梦》中有关林黛玉的诗作,流露出对女性美的细腻描绘。
  • 杜甫的《春望》,同样展现了对生活的热爱。

诗词对比

  • 比较刘清夫的作品与李白的《庐山谣》,两者都在描绘自然美,但刘清夫更注重细腻的人物描写,而李白则侧重于壮阔的自然景观。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古诗词解析》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题画十首 咏鸡诗,题金鸡报晓图 其一 花降图 菊图 题齐云山石室壁 山水图 题画十首 梦仙图 题画十首 雪山会琴图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钗荆裙布 言字旁的字 包含高的词语有哪些 玉叶金柯 槌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采字旁的字 香字旁的字 贝部首的汉字大全_贝部首常用汉字解析 朱的笔顺怎么写?朱的笔画顺序详解 繁体字的书写方法_掌握繁体字书写技巧 徐州会战 指大于臂 城字繁体字怎么写?这份城字繁体字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字学习 国妆特字的祛斑产品有哪些?这份清单助你快速了解_祛斑产品推荐 齊字旁的字 面毛 烹龙煮凤 秘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粱的词语有哪些 如埙如篪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