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3:37: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3:37:59
戎马何时定,愁云直北看。
朝廷殊见远,将相各知难。
风乱边声急,霜连兵气寒。
中天问明月,曾照汉家坛。
这首诗表达了对战乱的忧虑与对国家命运的关切。诗人感叹:战争何时才能结束,愁苦的云层在北方堆积。朝廷的视野远大,却难以解决将相之间的困境。边疆的风声急促,霜冷的气息弥漫在军营之中。诗人仰望明月,问其是否曾经照耀过汉朝的祭坛,表现出对历史的追忆与对现状的无奈。
作者介绍:谢榛,明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作品多关注社会现实与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明代,正值战乱频繁的时期,诗人通过抒发对战争的忧虑,反映了社会动荡对人民的影响。
《北望二首 其一》是一首充满忧国忧民情怀的诗作,诗人通过简练而深刻的语言,展现了国家动乱与个人愁苦之间的关系。开篇即以“戎马何时定”引入,直接表明了诗人对战争局势的关注,后面的“愁云直北看”,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忧虑的情感,构建出了一幅阴郁的战乱图景。
接着,诗人提到“朝廷殊见远”,这里点出了即使朝廷有远见卓识,但在将相之间的困境下,依然难以解决问题,表现了对政治腐败与无能的无奈感。接下来的“风乱边声急,霜连兵气寒”,则用生动的自然景象反映出边疆战争的紧迫与士兵的悲凉,诗人在此用“风”、“霜”等意象,营造出一种严峻的气氛。
最后一句“中天问明月,曾照汉家坛”,更是让人深思,诗人不仅在问明月的光辉是否曾照耀过汉朝的盛世,更是在追溯历史辉煌,渴望国家的光明未来。这首诗在情感上层层递进,既有对现实的深刻反思,也有对历史的感慨与追忆,展现出诗人深厚的历史感与责任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体现了对国家动荡与个人苦闷的深切关怀,表现出诗人对历史与现实的思考,以及对未来的期许。
诗词测试:
诗中“戎马何时定”意指什么?
A. 战争的结束
B. 军队的集结
C. 朝廷的决定
D. 将相的和解
“中天问明月”的意象主要表达什么情感?
A. 对光明的渴望
B. 对历史的回忆
C. 对自然的赞美
D. 对友人的思念
诗中提到的“风乱边声急”主要形容什么情况?
A. 乡村的宁静
B. 战争的紧张
C. 冬天的寒冷
D. 春天的温暖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