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咏史·郁郁涧底松

《咏史·郁郁涧底松》

时间: 2025-05-04 00:59:57

咏史·郁郁涧底松

诗句

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

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

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

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

金张藉旧业,七叶珥汉貂。

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0:59:57

原文展示:

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金张藉旧业,七叶珥汉貂。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

白话文翻译:

在幽深的涧底,松树郁郁葱葱,山上的小苗稀疏而分散。那只有一寸粗的小苗,却能遮蔽这高达百尺的松树。世家子弟轻易登上高位,而才华横溢的人却只能沉沦在下层。这种地势造成的差别,并非一朝一夕形成。金日磾和张安世凭借祖先的功业,连续七代在汉朝担任高官。冯唐难道不伟大吗?但他直到白发苍苍也未被重用。

注释:

  • 郁郁:茂盛的样子。
  • 离离:分散的样子。
  • 径寸茎:直径一寸的茎,指小苗。
  • 荫:遮蔽。
  • 世胄:世家子弟。
  • 蹑:登上。
  • 英俊:才华出众的人。
  • 沉下僚:沉沦在下层。
  • 地势:比喻社会地位。
  • 金张:金日磾和张安世,汉朝的两位重臣。
  • 七叶:七代。
  • 珥汉貂:佩戴汉朝的貂尾,指担任高官。
  • 冯公:冯唐,汉朝的贤臣,但未被重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左思,字太冲,西晋著名文学家,其诗风格雄浑,善于用典,代表作有《咏史》八首。此诗通过对松树和小苗的对比,反映了社会不公和人才埋没的现象,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不满。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西晋时期,当时社会阶层固化,世家子弟凭借家族背景轻易获得高位,而真正有才华的人却难以得到重用。左思通过此诗抒发了自己对这种社会现象的愤懑和无奈。

诗歌鉴赏:

左思的《咏史·郁郁涧底松》以自然景象为喻,深刻揭示了社会的不公和人才的埋没。诗中,“郁郁涧底松”与“离离山上苗”形成鲜明对比,松树象征着才华横溢却不得志的人才,而小苗则象征着凭借家族背景轻易获得高位的世家子弟。通过“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的生动描绘,诗人表达了对于社会现实的深刻不满和无奈。诗的结尾,“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更是对那些才华横溢却未被重用的人的深切同情和惋惜。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具有深刻社会意义和艺术价值的佳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郁郁涧底松”:描绘涧底松树茂盛的景象,象征才华横溢的人才。
  2. “离离山上苗”:描绘山上小苗分散的景象,象征凭借家族背景轻易获得高位的世家子弟。
  3. “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通过对比,表达社会不公和人才埋没的现象。
  4. “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直接指出世家子弟轻易登上高位,而才华横溢的人却只能沉沦在下层。
  5. “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解释这种现象是由社会地位造成的,并非一朝一夕形成。
  6. “金张藉旧业,七叶珥汉貂”:举例说明世家子弟凭借祖先的功业连续多代担任高官。
  7. “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表达对才华横溢却未被重用的人的同情和惋惜。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松树和小苗的对比,突出社会不公和人才埋没的现象。
  • 象征:松树象征才华横溢的人才,小苗象征世家子弟。
  • 用典:提到金日磾和张安世,以及冯唐,增加了诗的历史厚重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历史人物的提及,深刻揭示了社会的不公和人才的埋没,表达了作者对这种社会现象的深刻不满和无奈,以及对才华横溢却未被重用的人的同情和惋惜。

意象分析:

  • 松树:象征才华横溢的人才,茂盛的松树与分散的小苗形成对比,突出人才的埋没。
  • 小苗:象征凭借家族背景轻易获得高位的世家子弟,小苗遮蔽松树,象征社会不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郁郁涧底松”象征什么? A. 才华横溢的人才 B. 世家子弟 C. 社会不公 D. 自然美景

  2. 诗中的“离离山上苗”象征什么? A. 才华横溢的人才 B. 世家子弟 C. 社会不公 D. 自然美景

  3. 诗中的“冯公”指的是谁? A. 金日磾 B. 张安世 C. 冯唐 D. 左思

答案:1. A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饮酒·其五》: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不满和隐逸的愿望。
  • 杜甫的《丽人行》:通过对社会现象的描绘,表达了对社会不公和人才埋没的深刻不满。

诗词对比:

  • 左思的《咏史·郁郁涧底松》与陶渊明的《饮酒·其五》:两者都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不满,但左思的诗更侧重于对社会不公和人才埋没的揭示,而陶渊明的诗则更侧重于表达隐逸的愿望。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左思集》:收录了左思的全部诗作,是研究左思诗歌的重要资料。
  • 《中国古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左思的生平和创作背景,是了解左思诗歌的重要参考书目。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成语: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反义词: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临江仙·听歌有感 临江仙 初入秦淮作 临江仙·昨夜西风波乍急 临江仙(送嘉甫弟赴眉山) 临江仙 临江仙 临江仙 深宵有忆 临江仙 夏末寄姊妹 临江仙 临江仙 夏夜偶成用宋词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闻融敦厚 用笔 震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示字旁的字 领情 德隆望尊 齿字旁的字 上厉 治结尾的成语 不名誉 酉字旁的字 出尘之想 卜字旁的字 损己利物 隹字旁的字 法不容情 任真自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