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6:10: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6:10:01
渡江云(西湖十咏·三潭印月)
作者: 陈允平 〔宋代〕
三神山路杳,六鳌驾浪,幻境西湖。
水连天四远,翠台如鼎,簇簇小浮图。
烟沈雾迥,怪蜃楼飞入清虚。
秋夜长,一轮蟾素,渐渐出云衢。
遥看寒光金镜,皓彩明榼,正人间三五。
总输与鸥眠葑蓼,鹭立菰蒲。
笙歌唤醒鱼龙睡,向贝阙争取明珠。
清梦断,西风醉宿冰壶。
这首诗描写了西湖的美丽景色和诗人对自然的感悟。三神山的道路深邃,六鳌在波浪中飞翔,西湖如同梦幻般的存在。湖水与天空相连,远方的翠台宛如鼎般雄伟,小浮图如同簇拥的花朵。烟雾弥漫,怪蜃楼映入空灵的天空。秋夜漫长,一轮明月渐渐从云间升起。遥远处看去,寒光如同金镜,明亮的色彩映照着人间的三五星辰。所有的景象都让鸥鸟在葑蓼中安睡,白鹭则静静立在菰蒲旁。笙歌声唤醒了沉睡的鱼龙,向贝阙争取明珠。清梦已断,西风醉卧于冰壶之中。
作者介绍:陈允平,宋代诗人,以其精致的山水诗著称。诗风清新,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常蕴含哲理与情感。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西湖风景名胜的鼎盛时期,诗人通过描绘西湖的美景,表达了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本诗以西湖的美景为背景,采用了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湖光山色的和谐美。诗的开头部分描绘了三神山的幽深和湖水的辽阔,营造出一种梦幻般的意境。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色的美丽,也融入了个人的情感体验,尤其在秋夜的描写中,月光的升起和星辰的闪烁,增添了一种宁静与深邃的氛围。
诗中多处运用比喻,如“寒光金镜”和“皓彩明榼”,传达了月光的清冷与明亮。最后部分,诗人通过“笙歌唤醒鱼龙睡”的意象,象征着自然与人类活动的和谐共存,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向往。整首诗在意象的交织中,蕴含了深刻的哲理和诗人的情感,给人以无限的遐想空间。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西湖美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追求。诗中蕴含了对和谐美好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理念。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三神山”指的是哪个地方?
“笙歌唤醒鱼龙睡”这句中的“笙歌”主要指什么?
诗中“怪蜃楼”是指什么现象?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