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9:10: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9:10:27
青陵台畔日光斜,
万古贞魂倚暮霞。
莫讶韩凭为蛱蝶,
等闲飞上别枝花。
在青陵台旁,阳光斜照,
亘古的英灵依偎在黄昏的霞光中。
不要惊讶于韩凭化作了蝴蝶,
他轻松地飞上了另一枝花。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李商隐(812年-858年),字义山,号玉谿生,唐代著名诗人,以其意象丰富、情感细腻著称,尤其擅长写爱情和历史题材的诗歌。
创作背景: 《青陵台》创作于李商隐晚年,彼时他正经历政治上的挫折与个人的困惑,诗中反映了他对历史、人生的思考与对自由的渴望。
《青陵台》是一首充满哲理与情感的诗作。开篇以“日光斜”描绘出落日的余晖,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显忧伤的氛围。诗人在青陵台畔,仿佛在回顾历史,思考那亘古不变的忠贞之魂,表达了他对过往英杰的敬仰与怀念。
“莫讶韩凭为蛱蝶”一句将韩凭的身影与自由自在的蝴蝶相结合,展现出一种对自由的向往与追求。诗人通过对比,暗示即使是历史上的伟人,也有可能化作蝴蝶,轻盈地追逐新的花朵,这象征着变化与新生。
整首诗在意象上层次分明,既有对历史的思考,也有对现实的感慨,情感深邃而含蓄。李商隐的用词精练,情感饱满,使得诗句在简单的字句中蕴藏着丰富的内涵,读后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为对历史人物的怀念以及对人生变幻的思考,表现了李商隐对自由与新生的渴望。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青陵台畔日光如何?
诗中提到的“韩凭”为何化为蛱蝶?
诗中“别枝花”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