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2 06:22: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06:22:43
幽人
作者: 李商隐〔唐代〕
丹灶三年火,苍崖万岁藤。
樵归说逢虎,棋罢正留僧。
星斗同秦分,人烟接汉陵。
东流清渭苦,不尽照衰兴。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隐居在山林中的人的生活。三年来,灶火已经燃烧了三年,苍翠的崖壁上长满了千年的藤蔓。樵夫回家时说遇到了老虎,棋局刚刚结束,僧人正准备留下来。星星和斗柄同样划分了秦朝的边界,而人烟则延续到了汉朝的陵墓。清澈的渭水向东流去,却带着无尽的忧伤和兴衰变迁的感慨。
李商隐(812年-858年),字义山,号玉溪生,晚唐著名诗人,因其深邃的思想和精美的语言风格,被后人誉为“诗中之龙”。李商隐的诗多涉及个人情感、社会政治和历史感慨,其作品常常蕴含着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
《幽人》创作于唐朝时期,正值社会动荡与变迁的年代,诗人通过对隐居生活的描绘,表达了对世事纷扰的逃避与思考。李商隐在诗中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慨,反映了他对历史的深刻理解与思考。
《幽人》是一首典型的山水田园诗,李商隐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隐居生活的宁静与深邃。诗中,三年的灶火和万岁的藤蔓交织出一种静谧的时间感,仿佛隐者在这片青翠的天地中度过了无数个日夜。樵夫与僧人的出现,打破了这种宁静,似乎暗示着生活的不可预测和外界的威胁。
诗中“星斗同秦分,人烟接汉陵”这一句,历史的沧桑感扑面而来,诗人用自然界的星斗与人世间的烟火相联系,表现了人与自然、历史之间的千丝万缕的关系。最后一句“东流清渭苦,不尽照衰兴”,则以渭水的东流象征着历史的长河和个人命运的无常,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
整首诗在意象上丰富多彩,情感上深邃而含蓄,展现了李商隐作为晚唐诗人的艺术风采与哲学思考。
整首诗以隐居生活为背景,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历史的思考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展现了李商隐深邃的哲理思考和对生命的独特见解。
诗中提到的“丹灶”指的是什么?
A. 一种植物
B. 烹饪的灶
C. 一种乐器
D. 一种棋类
“星斗同秦分”中的“秦”指的是哪个朝代?
A. 汉朝
B. 唐朝
C. 秦朝
D. 宋朝
诗中描述的隐者的生活状态主要是:
A. 热闹的市井
B. 安静的隐居
C. 忙碌的工作
D. 旅行的探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