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5:02: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5:02:27
感皇恩 晚凉杂忆六首 其一
作者: 陈维崧 〔清代〕
记得镇淮门,风篷竞举。
都歇荷潭最深处。
绿蓑乌榜,雁翅玲珑无数。
嫩凉三万顷,谁先取。
茱萸湾冷,山光寺古。
玉斝频倾水天暮。
酒红上面,笑拊冰肌销暑。
三年浑一梦,扬州路。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对往昔时光的怀念。记得在镇淮门,风帆竞相扬起,船只都停泊在荷花池的最深处。渔舟上的绿蓑衣和黑色的小船,像无数雁翅般玲珑。那嫩凉的水面延展三万顷,不知道谁能先捕到鱼。茱萸湾的水冷,山上的古寺也显得苍老。暮色降临时,酒杯频频倾倒,清水如同天边的暮色。酒红色的酒液上面,笑声中轻轻拍打着冰凉的肌肤,消去暑气。三年如同一场梦,回忆起扬州的路途。
作者介绍: 陈维崧(1626年-1682年),字季芸,号南山,江苏镇江人。清代著名诗人和戏曲作家,以其细腻的诗风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而闻名。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清代,正值社会变迁与个人感受交织的时期,作者通过对往日生活的回忆,表现出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感慨。
《感皇恩 晚凉杂忆六首 其一》是一首充满怀旧情绪的诗作,展现了作者对过去生活的深情回忆。诗的开头描述了镇淮门的风景,渔舟和荷花潭的美丽景致,让人感受到一幅生动的水乡画卷。随着诗句的深入,读者不仅能感受到自然之美,还能体会到作者内心深处的孤寂与思念。
接下来的诗句通过“嫩凉三万顷,谁先取”展现了广阔的水面,营造出一种空灵的意境,仿佛在问:在这样的美好时光中,谁能先捕捉到那份宁静与快乐?而“茱萸湾冷,山光寺古”则将自然景象与人文景观结合,传达出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尤其是“酒红上面,笑拊冰肌销暑”一联,通过饮酒的场景,表达了在炎热的夏日中,人与自然的和谐与交流。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带有些许惆怅,最后一句“三年浑一梦,扬州路”更是点出了作者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对往昔的眷恋,仿佛在告诫读者:人生如梦,时光易逝,唯有在回忆中寻找那份短暂的快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对往昔时光的怀念展开,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与对人生短暂、易逝的感慨,展现了作者细腻的情感与深邃的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的“镇淮门”指的是哪个地方?
“嫩凉三万顷,谁先取”中的“取”指的是什么?
诗的最后一句“三年浑一梦,扬州路”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李白的《将进酒》与陈维崧的《感皇恩》,两者都表达了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但前者更偏向于豪放与饮酒作乐,后者则更注重于细腻的情感与对自然的感慨。
这些资料可以帮助读者进一步了解诗人的生平与创作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