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2:26: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2:26:45
书余饮水枕么肱,四壁啼蛩诉不平。
月色满窗诗骨冷,露华半枕梦魂清。
西风岁岁长堤柳,流水朝朝沧海情。
红叶山深无雁过,残砧几处捣愁声。
闲暇时喝水,枕着手臂,四周的墙壁上蝉鸣声声诉说着不平之事。
月光洒满窗户,诗人的心情如同寒冷的骨骼,露水浸湿了枕头,梦中却显得格外清爽。
西风年复一年吹拂着长堤的柳树,流水日日夜夜诉说着对大海的情怀。
深山的红叶上空无一雁飞过,残余的捣衣声处处充盈着愁苦的气息。
本诗中提到的“西风”、“红叶”等意象,常见于古代诗词,象征着秋天的萧条和孤独。“长堤柳”则是对曾经繁华的追忆,暗示着岁月的流逝和情感的变迁。
陈普,宋代诗人,其诗风以清新自然、情感细腻著称。他的作品常常反映生活的细微之处和自然景色的变化。
此诗写于秋季,反映了诗人在闲暇时对生活的感悟和对自然的深切体验,表现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秋天特有的孤独情绪。
《秋日即事五首》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秋天的情景与诗人的内心感受。诗的开头通过“书余饮水枕么肱”描绘了一个宁静的环境,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思考。随后的“四壁啼蛩诉不平”则通过秋虫的鸣叫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似乎在诉说着人生的不如意。月色的描写不仅营造出一种清冷的氛围,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思考。接下来对西风与流水的描写,表现了时间的流逝与对往昔的怀念,传递出一种无奈的情感。最后的“红叶山深无雁过,残砧几处捣愁声”更是将孤独与愁苦推向高潮,红叶象征着秋天的萧瑟,而残砧声则暗示着无尽的思念与愁苦。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展现了诗人对生活深刻的思考和对自然的敏锐观察,令人深思。
整首诗通过对秋天景色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时间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愁苦,展现了浓厚的秋日情怀。
诗中提到的“啼蛩”指的是哪种动物?
诗人通过什么意象表达自己的孤独感?
“残砧”在诗中象征着什么?
可以将陈普的《秋日即事五首》与李白的《静夜思》进行对比,二者都表现了孤独的情感,但陈普更侧重于自然景色与内心感受的结合,而李白则通过对月的直接抒发来表现对家乡的思念。通过比较,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两位诗人对秋天与孤独的不同表达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