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5:16: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5:16:19
论语·闻政章四首
作者: 陈普 〔宋代〕
秉彝好德性弥天,
一见圣人皆勃然。
可惜欲心胶一世,
无能期月况三年。
整首诗的意思是:拥有正直和良好品德的人,德行如同浩瀚的天空;一旦见到圣人,便会感到愤慨和震动。可惜的是,人的欲望像胶水一样粘连一生,连几个月的坚持都做不到,更不用说三年了。
本诗中提到的“圣人”可以理解为孔子及其思想的象征,强调了对品德的崇尚与追求。“欲心”则反映了人性中的弱点和烦恼,表现出在道德追求与欲望之间的挣扎。
作者介绍:陈普,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和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而闻名。他的诗歌常常表现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以及对社会现象的深入观察。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复兴并存的时期,作者通过对德性与欲望的反思,展现了对人性及社会道德的思考,呼吁人们回归本真,追求更高的道德境界。
整首诗情感真挚,表达了作者对品德的推崇与对人性弱点的无奈。首联以“秉彝好德性弥天”开篇,表明了对理想人格的追求,仿佛在呼唤一个道德的高峰。接下来的“见圣人皆勃然”则转向对圣人智慧的崇拜与向往,表现出一种激动的情绪。然而,诗的后半部分却揭示了人性中的欲望与挣扎,“可惜欲心胶一世”,在这理想与现实的对比中,作者表现出了深深的无奈,让人感受到道德追求的艰难与欲望的强大。
整首诗通过对比的手法,将理想与现实、德行与欲望相互映衬,深刻反映了人们在追求道德理想时所面临的内心冲突与挣扎,给人以深刻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理想品德的追求与人性欲望的对抗,表达了人们在道德追求中所面临的困难与挑战,同时也引发了读者对自身道德修养的反思。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秉彝”指的是什么?
“见圣人皆勃然”中的“勃然”表示什么情绪?
诗中提到的“欲心”有什么含义?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