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题怪石

《题怪石》

时间: 2025-05-01 03:56:02

诗句

兹山翠成堆,峭骨乃如许。

化工妙融结,石罅走青乳。

当年女娲氏,炼此不及补。

岩岩至于今,丈室枕其股。

我来手摩挲,松阴日亭午。

初疑道士羊,亦类将军虎。

坐久饥肠鸣,试作先主煮。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3:56:02

原文展示:

兹山翠成堆,峭骨乃如许。
化工妙融结,石罅走青乳。
当年女娲氏,炼此不及补。
岩岩至于今,丈室枕其股。
我来手摩挲,松阴日亭午。
初疑道士羊,亦类将军虎。
坐久饥肠鸣,试作先主煮。

白话文翻译:

这座山如翠绿的堆积,峭拔的山骨就是如此。
经过巧妙的自然作用,岩石的缝隙中流出青色的乳液。
传说当年女娲炼石补天,恐怕也不如这自然之美。
岩石巍峨至今,仿佛可供人枕卧。
我来轻轻抚摸,松树下的阴凉在正午的阳光中。
初看像是道士化身的羊,实则也像将军骑的猛虎。
坐久了,肚子饥饿鸣叫,试着做一锅先主的美味。

注释:

  • 兹山:这座山。
  • 翠成堆:绿色的山如同堆积起来的翡翠。
  • 峭骨:指山的高峻与刚毅。
  • 化工:自然的巧妙作用。
  • 女娲氏:指古代神话中的女娲,创造人类并补天的女神。
  • 丈室:丈房,指很大的房间,这里形容石头的巨大。
  • 松阴日亭午:在松树的阴影下,正值午时。
  • 道士羊:指道士的打扮,可能形容一种灵动的感觉。
  • 先主:指刘备,三国时期的蜀汉开国皇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董将,宋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主要以山水诗闻名。其作品多以自然为题材,情感细腻,意境深远。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游览一处山石景观时,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历史文化的思索。诗中提及的女娲补天的典故,表明了对自然与神话的结合,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想象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诗歌鉴赏:

《题怪石》是一首充满生机与灵感的山水诗,诗人通过对山石的描写,展现了自然的奇妙与人类文化的深厚。在诗的开头,诗人以“兹山翠成堆”描绘出一幅生动的山景,展现了山的青翠与壮观。随后的“化工妙融结,石罅走青乳”则将自然的奇妙工艺表现得淋漓尽致,石缝中流出的青色液体仿佛是自然赋予的生命。这种生动的描绘不仅让人感受到山石的美丽,更引发了对自然与人类关系的思考。

诗中提到的“女娲氏”是一种文化典故,象征着人类对自然的敬畏与依赖,进一步深化了诗的主题。接着,诗人以自己抚摸岩石的场景,表达了对自然的亲近与感受,仿佛人与自然之间的隔阂在此刻消融。最后一联“坐久饥肠鸣,试作先主煮”则以幽默的方式结束,表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与对历史的回味,使整首诗在赞美山石之美的同时,也充满了人文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兹山翠成堆:描绘山的翠绿,给人以视觉上的震撼。
  2. 峭骨乃如许:强调山的高耸与险峻,传达出自然的伟岸之美。
  3. 化工妙融结:自然的力量是巧妙而神奇的。
  4. 石罅走青乳:形象地表现岩石之间流出的青色液体,增添了自然的生动感。
  5. 当年女娲氏,炼此不及补:用神话传说来比拟自然之美,展现出人类文化的深厚。
  6. 岩岩至于今,丈室枕其股:描述岩石的巍峨与持久,仿佛可以供人休息。
  7. 我来手摩挲,松阴日亭午:表达了诗人与自然亲密接触的状态,营造出宁静的氛围。
  8. 初疑道士羊,亦类将军虎:用比喻展现山石的神秘与力量,暗示自然的多样性。
  9. 坐久饥肠鸣,试作先主煮:以幽默的口吻体现诗人对生活的感悟,表达出对美食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现象与人类情感联系,增强了诗的意象。
  • 拟人:赋予山石以生命,增添了诗的生动性。
  • 对仗:诗句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的奇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与热爱,同时也反映了对历史和人类文化的思考。诗人在赞美自然之美的同时,也展示了人与自然之间的深厚联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翠山:象征自然的美丽与生机。
  • 青乳:自然的神奇与灵动,展现出生命的力量。
  • 女娲:代表人类文化的根源与对自然的敬畏。
  • 松阴:宁静与安逸的象征,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哪个神话人物?

    • A. 盘古
    • B. 女娲
    • C. 孟子
    • D. 孙悟空
  2. “兹山翠成堆”中的“翠”指的是什么?

    • A. 绿色
    • B. 蓝色
    • C. 红色
    • D. 黄色
  3. 诗中提到的“先主”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 A. 曹操
    • B. 刘备
    • C. 孙权
    • D. 诸葛亮

答案:

  1. B. 女娲
  2. A. 绿色
  3. B. 刘备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望岳》
  • 王之涣《登鹳雀楼》

诗词对比:

  • 《望岳》:同样以自然景观为主题,但更多强调了壮丽与豪情。
  • 《登鹳雀楼》:虽然主题相似,但更侧重于人对自然的感悟与哲理思考。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慧林中禅师真赞 次韵韩川奉祠西太乙宫四首 减字木兰花(春) 谢檀敦信送柑子 谢文灏元丰上文藁 次韵吉老十小诗 戏答晁深道乞消梅二首 李濠州挽词二首 其一 次前韵寄润父 因六祖举太和山语而成颂贵此话大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扭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思的词语有哪些 耂字旁的字 趁火打劫 破闲 濯污扬清 案无留牍 辵字旁的字 滴粉搓酥 三寸金莲 移莳 南面称王 聿字旁的字 瓜字旁的字 细岑 歺字旁的字 福谦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