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4:11: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4:11:39
迢递云归山,徘徊日沈阁。
鸟还月渐明,空庭何寂寞。
客思苦无聊,衔杯成独酌。
酒狂起欲舞,拔剑摇霜锷。
意气如河山,平生重一诺。
如何反覆情,大义同糟粕。
弃置勿复言,贫当甘藜藿。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孤独的饮酒者,在夕阳西下、云雾缭绕的山间,感受到的寂寞与思乡之情。鸟儿归巢,月光渐渐明亮,庭院显得格外空旷寂寞。诗人对于客居他乡的苦闷感到无聊,只能独自举杯畅饮。酒意上涌,仿佛想要起舞,手中剑舞动着,发出霜冷的光芒。诗人心中豪情万丈,视河山如同人生的诺言。面对反复的情感,似乎觉得大义也与酒渣无异。最终,他决定不再提及这些,只愿在贫穷中甘心吃着野菜。
陆炳(约1600年-约1675年),清代诗人,以豪放的个性和丰富的情感著称。他生于浙江,曾任职于地方官,因其作品多反映人生哲理和豪放情怀,深受后人喜爱。
《独酌》创作于陆炳的晚年,正值他对人生与理想的深刻思考之时。在这个时期,社会动荡不安,使得许多士人感到无奈与失落,诗中浓厚的孤独感与饮酒的狂欢形成鲜明的对比,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渴望。
《独酌》是一首充满孤独感与哲理思考的诗作。开篇通过“迢递云归山,徘徊日沈阁”的描写,营造出一种空灵的意境,仿佛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孤独。随着诗意的发展,诗人通过“鸟还月渐明,空庭何寂寞”的描写,突显了独酌时的寂寞与思念之情。随着情感的升华,诗人开始与酒对话,表现出他对生活的反思与自我解嘲。尽管面对孤独,他依然保持着对理想的追求与对豪情的渴望,通过“意气如河山,平生重一诺”的豪言,展现了他对人生的坚定信念。然而,诗的结尾却回归到现实,表达了一种对生活的无奈与接受,展示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理解与豁达态度。
本诗通过独酌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思索与对理想的追求。尽管身处孤独,但仍然保持对生命的热情与对信念的坚持,强调了人应当在逆境中寻找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独酌》中的“鸟还月渐明”描绘了什么样的意境?
A. 热闹繁华
B. 寂静孤独
C. 亲密团聚
D. 自由飞翔
诗中的“意气如河山”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什么态度?
A. 迷茫
B. 坚定
C. 无奈
D. 绝望
“贫当甘藜藿”中“藜藿”指的是什么?
A. 美食
B. 野菜
C. 美酒
D. 珍品
答案: 1.B 2.B 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