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0:05: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0:05:54
作者: 魏了翁 〔宋代〕
不肯呈身觅举,那能随俗为官。
梅花寒颭书窗月,一味漂阳酸。
梅里无边春事,书中千古遐观。
邻翁不识清闲乐,惊见满堂欢。
我不愿屈身去寻找官职,怎能随波逐流地做官呢?
梅花在寒风中摇曳,映照书窗的月光,
我只觉得阳光透过梅花的香气是如此酸涩。
梅树下春意浩荡,书中可见千古的景观。
邻居老翁不知清闲的乐趣,惊讶于我满堂的欢笑。
作者介绍: 魏了翁(约1230-1290),字廷珍,号山人,宋代诗人,生于南宋时期。他的诗作多表现出超然物外的态度,强调个人的内在修养与精神追求。
创作背景: 本诗反映了魏了翁对官场浮华的鄙视与对清淡生活的向往,写作背景可能与当时的社会环境及个人经历有关。
这首《乌夜啼·不肯呈身觅举》通过对官场的反思与对自然的赞美,体现了诗人魏了翁对尘世名利的淡泊态度。诗中对梅花的描写不仅展现了自然的美,更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傲与追求。首句“不肯呈身觅举”直接表明了诗人对官场的拒绝,表现出一种清高的自我意识,体现了诗人对世俗的蔑视。
接下来的描写则将视线转向梅花,梅花在寒风中摇曳的形象,既是对自然美的描绘,也是对诗人内心情感的写照。诗人通过“梅里无边春事”与“书中千古遐观”的对比,表现出他对书本知识的追求以及对历史的思考,显示出一种超越于现实的深邃思考。
最后两句则以邻翁的惊讶作结,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显示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外界的纷扰。这首诗不仅表达了诗人对清闲生活的向往,也反映出他对社会现实的无奈与批判,具有深刻的哲理性与审美价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该诗表现了魏了翁对清静生活的向往与对官场的蔑视,表达出一种超然物外、淡泊名利的精神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人为何不愿意呈身觅举?
“梅花寒颭书窗月”中的“寒颭”指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魏了翁的诗更显得清淡与内省,李白则更强调豪放与壮志。两者展现了不同的生活态度与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