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0:02: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0:02:54
赵广安挽诗
作者: 魏了翁 〔宋代〕
珪组曾分寄,经纶未究才。
冥心求己事,真气养玄胎。
月遽中河落,兰先白露摧。
若人嗟不淑,天意谓何哉。
这首诗表达了对赵广安的哀悼。
“珪组曾分寄”,指的是曾经的友谊与情谊;
“经纶未究才”,说明他未能完成自己的志向与才能。
“冥心求己事”,表达了内心对自身事务的追求;
“真气养玄胎”,意味着要修身养性,培育内在的真气。
“月遽中河落”,象征着时光流逝及变化;
“兰先白露摧”,比喻美好的事物遭到摧残。
最后一句“若人嗟不淑,天意谓何哉”,感慨人事不如意,感叹天意为何如此。
魏了翁,字懋明,号东篱,北宋时期的诗人和官员,生于南宋,是一位颇具才华的文学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常以细腻的情感和深邃的思想见长。
这首挽诗是为了悼念赵广安,这位朋友在生前才华横溢,却未能实现自己的理想。诗词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赵广安挽诗》是魏了翁对朋友的悼念之作,整首诗情感真挚,字字珠玑,直抒胸臆。诗的开头以“珪组曾分寄”引入,立刻让人感受到两人之间深厚的情谊,接着“经纶未究才”则揭示了对朋友未能成就一番事业的惋惜。这种情感的表达,不仅是对赵广安的哀悼,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理想与现实的思考。
在诗的后半部分,魏了翁通过“冥心求己事,真气养玄胎”的描写,展现了他对自我修养与内在成长的追求,显示出道教思想的影响。而“月遽中河落,兰先白露摧”则用自然景象的变化来象征人生的短暂与无常,进一步增强了诗的悲凉氛围。结尾“若人嗟不淑,天意谓何哉”则是对命运的质疑和无奈,深刻地反映了人们在面临生死时的复杂情感。
整首诗在结构上层层递进,情感上由友谊的温暖逐渐转向对命运的思考,体现了魏了翁的深刻哲理思考和丰富的人生体验。
诗歌通过对赵广安的追忆,表达了对人生无常和理想未遂的深刻思考,体现出一种对命运和天意的无奈与感慨。
“珪组曾分寄”中的“珪组”指的是什么?
A. 一种乐器
B. 友谊的象征
C. 书籍
诗中提到的“冥心求己事”是什么意思?
A. 追求外在的财富
B. 内心对自身事务的追求
C. 享受生活
“若人嗟不淑,天意谓何哉”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B. 对命运的无奈与感慨
C. 对朋友的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