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9:42: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9:42:39
金蕉叶
作者: 仲殊 〔宋代〕
业霄逸韵祥烟渺。摇金翠玲珑三岛。
地控全吴,山横旧楚春来早。
千里断云芳草。六朝遗恨连江表。
都分付倚楼吟啸。铁瓮城头,一声画角吹残照。
带夜潮来到。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春天景象。诗人感受到在高空中飘逸的韵味,远处的烟雾朦胧而祥和,仿佛在摇曳着金色的翠绿,犹如三座玲珑的小岛。
这里是吴地,山峦横亘,春天早早地来临。
千里之外,云朵断裂,芳草萋萋。
六朝的遗恨依旧萦绕在江边,
它们都倾诉给了楼上的吟唱。
在铁瓮城头,听得一声画角,吹响了残照,伴随着夜潮的涌来。
仲殊,字子贞,号天柱,宋代诗人,擅长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他的诗风多以清丽、婉约而著称,常常寄情于山水之间。
“金蕉叶”是在仲殊游览吴地时所作,诗中充满了对春天的赞美与对历史的思考,折射出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过去的怀念。
“金蕉叶”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同时又蕴含了一丝淡淡的忧伤。诗的开头,“业霄逸韵祥烟渺”,给人一种空灵的感觉,仿佛在描绘一种超脱的境界。接下来的“摇金翠玲珑三岛”,则用形象的比喻勾勒出一幅美丽的画面,显得灵动而富有生机。
诗中提到的“千里断云芳草”,既是自然景色的描写,也隐含着一种对过往的思索与对人生的感悟。诗人通过对春光的描绘,表达了对生命短暂和历史无常的感慨。尤其是“六朝遗恨连江表”,不仅反映了历史的沧桑,更表现出诗人内心深处的忧伤与思念。
最后一句“带夜潮来到”,不仅是时间的推进,也暗示着情感的逐渐沉淀,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惆怅。整体而言,诗歌在优美的意境中融合了历史的沉重与个人的情感,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魅力。
整首诗通过春天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历史的思考,展现了一种对生命、自然与历史的深刻理解。
诗中提到的“六朝遗恨”指的是哪一历史时期?
A. 唐朝
B. 六朝
C. 明朝
答案:B
“铁瓮城头”中“铁瓮”指的是什么?
A. 柔软的材料
B. 坚固的城池
C. 水流的象征
答案:B
本诗的情感基调是:
A. 欢快
B. 忧伤
C. 冷漠
答案:B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比,仲殊的这首诗在描绘自然景色时更为细腻、柔和,而王维则更倾向于表现孤独与哲思。两者都蕴含了对自然的热爱,但情感基调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