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40: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40:39
减字木兰花
谁将妙笔,写就素缣三百匹。
天下应无,此是钱塘江上图。
一般奇绝,云淡天低秋夜月。
费尽丹青,只这些儿画不成。
谁能用妙笔,描绘出三百匹素缣?
天下应该没有,这就是钱塘江的美丽图画。
如此奇绝的景象,云淡天空低垂,秋夜的明月。
费尽心思的丹青,竟然无法画出这般美丽。
本诗提到的钱塘江,因其美丽的自然风光而著称,历史上许多文人墨客都曾为其吟咏。诗中提到的“素缣三百匹”以及“费尽丹青”,表达了画家面临自然美景时的无奈和渴望,以及人力难以完全表达自然之美的感慨。
作者介绍:仲殊是宋代著名的词人和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和深厚的文学造诣为人所知。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和人情,语言精炼,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宋代盛世之时,社会对文学艺术的追求达到高峰,仲殊在此背景下,表现了对自然美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流露出对人类艺术表现力的无奈。
这首《减字木兰花》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体现出诗人对美的深刻认识和追求。诗的开头,以“谁将妙笔”引入,立刻将读者的注意力集中在艺术创作的主题上,诗人感叹即使是最精湛的画笔,也难以捕捉到钱塘江的美丽。第二句通过“天下应无”强调了这一画面之独特性,表明这种美景在世间独一无二。
接下来,诗人通过“云淡天低秋夜月”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恬静而深邃的意境,仿佛让人置身于那幅画卷之中,感受到秋夜的凉爽与宁静。而最后一句“费尽丹青,只这些儿画不成”,则道出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敬畏和无奈,艺术虽美,但人类的才华在面对自然时显得微不足道,无法完全捕捉其精髓。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刻的反思,展现了人对自然的敬仰与追求,既有对美的赞美,也有对自身局限的反思,情感复杂而真挚。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人对自然美的钦佩以及艺术创作的局限性,展示了美的独特性和不可复制性。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妙笔”指的是什么?
A. 高超的绘画技艺
B. 一种特殊的笔
C. 诗人的笔名
钱塘江在诗中象征了什么?
A. 人的渺小
B. 自然的美丽
C. 画家的技艺
诗人感叹“费尽丹青”的原因是什么?
A. 无法表达自然之美
B. 对绘画的热爱
C. 对艺术的追求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