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9:56: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9:56:30
春晚呈范石湖
风日萧萧两鬓华,
倦寻银笔赋余霞。
五更枕上无情雨,
三月风前薄命花。
春困有时因病酒,
客怀何日不思家。
年来事事心情懒,
惟有归耕策最嘉。
在这风和日丽的日子里,我的两鬓已渐渐斑白,
我懒于寻觅那银笔来写下这余晖。
凌晨时分,枕边无情的雨声滴落,
三月的风中,花儿却显得命薄。
春困的时节,有时是因为生病和喝酒,
作为客居他乡的我,何时才能不思归家?
这一年来,所有的事情都让我感到懒散,
唯有归耕的策马,最让我感到欢喜。
“春困”一词在古代诗词中常用来描绘春日的懒散状态,反映了春天的温暖和生机,但也带来一些无所事事的困顿感。这种情怀在古代文人中较为普遍。
刘翰,宋代诗人,擅长写景抒情,诗风清新自然,常表现对生活的感慨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写于春天,正如标题“春晚”所示,诗人面对春日的温暖,心中却感到一丝忧伤与懒散,表达了对生活的无奈和对家乡的思念。
《春晚呈范石湖》是一首充满春日气息的诗作,开篇以“风日萧萧两鬓华”描绘了诗人已渐渐衰老的形象,暗示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接着,诗人用“倦寻银笔赋余霞”表达了创作的倦怠,似乎对诗歌创作失去了热情。接下来的两句,诗人用“无情雨”和“薄命花”描绘出一种春天的凄凉与人生的无常,情感愈发沉重。
“春困有时因病酒”一语,既反映出诗人因生病而感到的疲惫,也暗示了饮酒带来的麻醉与逃避。诗人的思乡之情在“客怀何日不思家”中愈发明显,作为一个漂泊在外的人,思乡之情使他倍感孤独。
最后两句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向往,归耕策马的意象传达了他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与向往,暗示着他对自然和简单生活的向往。整首诗在描绘春意的同时,深刻表现了人生的无常和对归属感的渴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对生活的感慨与思乡之情,表现出诗人对于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简单农耕生活的向往。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的结合,传达出一种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诗中“风日萧萧”描绘了什么样的情景?
A. 风和日丽
B. 凄清的风声
C. 暴风雨
“薄命花”主要象征什么?
A. 春天的花香
B. 生命的短暂
C. 美好的爱情
诗人对家乡的思念表现在哪一句?
A. 五更枕上无情雨
B. 客怀何日不思家
C. 归耕策最嘉
与杜甫的《春望》相比,刘翰的《春晚呈范石湖》更注重个人情感的表达,而杜甫则多了些时代的忧虑与国家的兴衰。两首诗都呈现出春天的景象,但情感基调有所不同,各具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