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8:43: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8:43:38
玉声如乐
刘轲 〔唐代〕
玉叩能旋止,人言与乐并。
繁音忽已阕,雅韵诎然清。
佩想停仙步,泉疑咽夜声。
曲终无异听,响极有馀情。
特达知难拟,玲珑岂易名。
昆山如可得,一片伫为荣。
玉的声音如同乐曲般动听,大家都说它与音乐相辅相成。
繁杂的音调忽然停止,典雅的韵律却依然清晰。
佩玉的想象仿佛停下了仙人的步伐,泉水的声音似乎在夜里轻轻咽下。
曲子结束后听不出有什么不同,回响中却透露着深厚的情感。
特别能够领悟这种难以比拟的感受,玲珑的声音岂是容易用名字来形容的。
如果能得到昆山的美玉,一片玉石将会是我莫大的荣耀。
昆山以其美玉著称,古人认为美玉不仅是珍贵的物质,更是精神和情感的象征。诗中提到昆山的美玉,表现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刘轲,唐代诗人,生平较少记载,作品多表现对自然美的感悟以及对理想境界的追求。他的诗风清新,善于运用音韵和意象,带给读者丰富的想象空间。
《玉声如乐》创作于唐代,正值社会文化繁荣时期。诗中通过玉声与乐曲的比喻,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艺术的追求。
《玉声如乐》这首诗以“玉声”作为切入点,表达了诗人对美好声音的赞美和对理想境界的向往。诗中用“玉叩能旋止”引入,展现出玉的声音如乐曲般动听,此处不仅描绘了声音的优美,更传达出一种和谐的艺术感受。
随着诗歌的深入,诗人用“繁音”“雅韵”对比,表现出音乐的复杂与纯粹,仿佛在音乐的世界中穿梭。诗中“佩想停仙步”的意象,进一步升华了对美的追求,仿佛在描绘一种超脱世俗的仙境。
结尾处提到的“昆山如可得”,不仅是对物质美的渴望,更是对精神美的追求,表现了诗人心中那份理想与荣耀的向往。整体而言,诗歌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深情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整首诗以玉声作为核心,通过音韵的描绘表达了对美的追求与向往,展现了诗人对理想境界的深切渴望,传递出一种高雅与纯粹的情绪。
玉在中国文化中被视为吉祥之物,常常与美德、纯洁相联系。乐声则代表着艺术的美好,泉水则象征着生命和灵动。诗中结合这些意象,表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艺术境界的追求。
《玉声如乐》的作者是?
诗中提到的“昆山”象征着什么?
诗中“曲终无异听”的意境表达了什么?
与《静夜思》相比,刘轲的《玉声如乐》更侧重于音响的描绘,而李白的作品则注重情感的抒发。两首诗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和情感表达方式,但都体现了对美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