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1:24: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1:24:07
夜发三泉即事
作者: 苏颋 〔唐代〕
暗发三泉山,穷秋听骚屑。
北林夜鸣雨,南望晓成雪。
只咏北风凉,讵知南土热。
沙溪忽沸渭,石道乍明灭。
宛若银碛横,复如瑶台结。
指程赋所恋,遇虞不遑歇。
重纩濡莫解,悬旌冻犹揭。
下奔泥栈榰,上觏云梯设。
搏颊羸马顿,回眸惴人跌。
憧憧往复还,心注思逾切。
冉冉年将病,力困衰怠竭。
天彭信方隅,地势诚斗绝。
忝曳尚书履,叨兼使臣节。
京坻有岁饶,亭障无边孽。
归奏丹墀左,骞能俟来哲。
在夜晚出发前往三泉山,深秋的夜晚我听见细微的声音。北方的树林在夜里下雨,南方的晨曦看似要变成雪。只歌颂北风的寒冷,怎知南方的土地是多么炎热。沙溪水突然沸腾,石头小路时隐时现。宛如横亘的银沙,又如结成的瑶台。我指点着所爱的方向,却在途中遇到意外,无法停歇。沉重的衣物被雨水浸湿,悬挂的旗帜在寒风中依然飘扬。下行时奔向泥泞的小栈道,上行时遇见云梯的设置。风打在疲惫的马身上,回眸间仿佛有行人跌落。往返的路上,心中思念愈发强烈。年岁渐长,身体也开始衰弱,力不从心。天空的边缘似乎在信任,地势的高低也在较量。身穿尚书的衣履,偶尔也兼任使臣的责任。京城的田地年年丰收,亭子旁却有无尽的苦难。归来时奏请在丹墀的左侧,盼望能够遇到贤能之人。
苏颋,唐代诗人,生于公元769年,卒年不详。他的诗风清新,情感真挚,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和个人感受,作品多表现出对人生的思考。
此诗写于唐代,正值诗人出行之际,表达了他在旅途中所感受到的孤独与思念,结合了自然景色的描绘与个人情感的抒发。
《夜发三泉即事》是一首通过描写旅途景色,表达诗人内心情感的古诗。诗人以“暗发三泉山”开篇,设定了一个夜行的情境,暗示了未知的旅途与即将面临的挑战。接着通过对北方和南方天气的对比,展现了他对南方温暖的怀念和对北方寒冷的无奈。诗中频繁使用的比喻和生动的意象,描绘了一个在秋冬交替、阴雨绵绵的旅程中,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思念。
在整首诗中,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沙溪的沸腾与石道的明灭,反映了旅途中瞬息万变的自然景观,进而引发对人生无常的思考。尤其是“冉冉年将病,力困衰怠竭”,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对自身衰老的无奈,情感深沉而真实。
最后,诗人提到“忝曳尚书履,叨兼使臣节”,暗示了身处官场的无奈与对理想的追求,虽然身为官员,但仍感受到生活的重压与内心的孤独。从而使整首诗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色的歌颂,更是对人生旅途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的高尚情操与无限思考。
整首诗通过描绘旅程中的自然景观,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念,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与对理想的追求。诗人在旅途中的沉思,折射出对生命的思考与对未来的期盼。
诗人提到的“北风”主要象征什么?
A) 温暖
B) 寒冷
C) 雨水
诗中“冉冉年将病”表现了什么情感?
A) 对青春的怀念
B) 对衰老的无奈
C) 对生命的热爱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