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浪淘沙

《浪淘沙》

时间: 2025-05-02 13:19:09

诗句

初试薄罗衣。

少淡偏宜。

风光犹自忆儿时。

柳暗楼前窗半掩,春困消迟。

弹指水云非。

旧燕忘归。

炉心兰炷怨成灰。

别后情怀薰未暖,烟缕先微。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3:19:09

原文展示:

《浪淘沙》

初试薄罗衣。少淡偏宜。风光犹自忆儿时。柳暗楼前窗半掩,春困消迟。弹指水云非。旧燕忘归。炉心兰炷怨成灰。别后情怀薰未暖,烟缕先微。

白话文翻译:

我刚试穿那薄薄的罗衣,略显清淡的颜色恰到好处。那美好的景致依旧让我想起儿时的时光。窗前的柳树遮暗了光线,窗户半掩,春天的困倦让人感到时间的流逝。指间弹指,水面上的云朵已不再如昔日般美丽。旧时的燕子已经忘记归来,炉心的兰香已经化作了灰烬。分别之后的情怀还未真正温暖,烟雾缭绕已开始微微显现。

注释:

字词注释:

  1. 薄罗衣:轻薄的罗衣,形容衣物的质地。
  2. 风光:美好的景色。
  3. 柳暗:柳树遮挡光线。
  4. 春困:春天的困倦,指春季容易让人昏昏欲睡。
  5. 弹指:比喻时间的流逝。
  6. 兰炷:香炉中点燃的兰草,表示香气。
  7. 烟缕:指袅袅升起的烟雾。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历史典故,但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反映了作者对过往时光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蘅,近代诗人,生活在社会变迁的时代,作品多以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意象著称。他的诗风常常融合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具有深刻的思考。

创作背景: 《浪淘沙》创作于作者的个人生活经历中,反映了对往昔岁月的追忆,也展现了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惆怅。诗中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是对青春与美好时光的怀念。

诗歌鉴赏:

《浪淘沙》通过优美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过往的追忆和对现实生活的感慨。诗的开头以“初试薄罗衣”引入,轻柔的穿着感带来了春日的气息,仿佛在回忆儿时的无忧无虑。接下来的“风光犹自忆儿时”,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怀旧情感,展现出人与自然之间的密切联系。

“柳暗楼前窗半掩”,这句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略显阴郁的画面,窗外的柳树让阳光变得柔和,给人一种沉静的感觉。同时,“春困消迟”则传达出一种春天特有的懒散与无奈,令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随着诗意的展开,诗人通过“旧燕忘归”与“炉心兰炷怨成灰”表现出对过去的惋惜与对现状的无奈,情感愈加沉重,仿佛随着时间的推移,曾经的美好已难以再现。最后的“别后情怀薰未暖,烟缕先微”,则总结了整首诗的情感基调,表达了对离别后孤独情感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初试薄罗衣:开篇描写试穿轻薄的衣物,暗示春天的来临。
  2. 少淡偏宜:形容颜色清淡,符合春季的气息。
  3. 风光犹自忆儿时:自然景色勾起对童年时光的回忆。
  4. 柳暗楼前窗半掩:窗外柳树遮光,营造出一种幽静的氛围。
  5. 春困消迟:春天的困倦让时间流逝得缓慢。
  6. 弹指水云非:比喻时间的流逝,水面云影已不再。
  7. 旧燕忘归:燕子不再归来,象征着失去的美好。
  8. 炉心兰炷怨成灰:香炉中的兰香化为灰烬,表达失落感。
  9. 别后情怀薰未暖:离别后情感尚未温暖,仍感到孤独。
  10. 烟缕先微:袅袅烟雾开始显现,象征着思念的开始。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时间的流逝比作“弹指”,形象生动。
  • 拟人:燕子被赋予了“忘归”的特性,使情感更为深沉。
  • 对仗:使用对仗的句式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无奈,情感基调带有淡淡的忧伤,展现了人与自然、时间之间的复杂关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薄罗衣:象征轻盈与春天的气息。
  2. :代表生命的延续与自然的美。
  3. :象征归属感与温暖的家。
  4. :象征美好与失落的情感。
  5. 烟缕:象征思念与朦胧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浪淘沙》的作者是?

    • A. 李白
    • B. 杜甫
    • C. 刘蘅
    • D. 白居易
  2. 诗中提到的“柳暗楼前窗半掩”意指什么?

    • A. 窗外的光线明亮
    • B. 窗外景色的幽静
    • C. 窗户完全打开
    • D. 柳树没有生长
  3. 诗中“旧燕忘归”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期待重逢
    • B. 对过去的惋惜
    • C. 对未来的希望
    • D. 对生活的满足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李清照的《如梦令》
  2. 苏轼的《水调歌头》
  3. 纳兰性德的《浣溪沙》

诗词对比:

  • 李清照《如梦令》:同样表达了对过往的追忆,风格较为细腻,情感更为直接。
  • 苏轼《水调歌头》:通过对月亮的描绘,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人生感悟,情感更为豪放。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中国古典诗词选》
  2. 《近现代诗词研究》
  3. 《刘蘅诗集》

相关查询

行经古墓诗 闲居对雨诗 闲居对雨诗 开善寺诗 游始兴道馆诗 渡岸桥诗 和傅郎岁暮还湘洲诗 广陵岸送北使诗 蜀道难 渡青草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再适 一跌不振 耒字旁的字 听其自然 矛字旁的字 千古一时 侧柏 精结尾的成语 慷慨悲歌 黑字旁的字 高阳公子 鬲字旁的字 包含澎的词语有哪些 昆峰 逦逶 母字旁的字 杯弓蛇影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