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9:49: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9:49:39
浪淘沙 有寄
作者: 龚自珍 〔清代〕
别梦醒天涯。怊怅年华。
怀人无奈碧云遮。我自低迷思锦瑟,
谁怨琵琶。小字记休差。
年经些些。苏州花月是儿家。
紫杜红兰闲掐遍,
何处蘋花。
梦中醒来已在天涯,感叹年华易逝。
思念的人无奈被碧云遮蔽。我自己低迷地思念着那锦瑟,
可怨怼的又是琵琶。小字记得别来无恙。
年岁渐渐增长,苏州的花月是我儿时的家。
紫杜鹃、红兰花已随意采摘,
却不知何处有蘋花盛开。
诗中提到的“琵琶”与古代文人雅士常常吟唱的乐曲有关,象征着对往事的追忆与感伤。“苏州”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常常出现在诗词中,代表着优美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情怀。
作者介绍:龚自珍(1792-1841),清代著名诗人,文学家,思想家。他以其独特的诗风和对社会的深刻思考而闻名。其作品常带有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现象的反思。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龚自珍的晚年,正值个人生活与国家动荡的时期,他通过诗歌表达对往事的思念和对现实的无奈。
《浪淘沙 有寄》是一首充满感伤与思考的词作,体现了龚自珍深厚的情感和对过往岁月的追忆。诗中开篇的“别梦醒天涯”便引人入胜,瞬间将读者带入一种孤独与思念的情境。作者通过梦醒的意象,表现出对年华流逝的感慨,进一步引发对亲人、故乡的思念。
“怀人无奈碧云遮”一句,展现出一种无可奈何的深情。尽管身在天涯,思念之情却被遥远的碧云遮挡,仿佛在诉说着无法跨越的距离和时间。接下来的“我自低迷思锦瑟,谁怨琵琶”,则是对内心情感的深刻反思。锦瑟作为思念的象征,暗示着作者对过去种种美好时光的向往和追忆,而琵琶则是对往事的诉说,流露出一丝怨恨与无奈。
整首诗在情感的表达上细腻而又真挚,最后以“何处蘋花”收尾,似乎在问自己,如今的生活中又有多少美好值得珍惜。诗中运用的丰富意象和细腻情感,使得整首词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往事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人生如梦的哲思,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珍视与追忆。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锦瑟”象征什么?
“何处蘋花”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诗中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