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沁园春(次刘后村)

《沁园春(次刘后村)》

时间: 2025-07-29 09:07:23

诗句

秋入书帏,漏箭初长,熏炉未灰。

向酒边陶写,韩情杜思,案头料理,汉蠹秦煨。

天有高情,世无慧眼,刚道先生是不斋。

人都笑,这当行铺席,又不成开。

忘怀。

物外徘徊。

与鸥鹭同盟两莫猜。

似琉璃匣里,光涵牛斗,凤皇台上,声挟风雷。

宝汞一钱,冰衔三字,浮利浮名安在哉。

太平也,要泥金镂玉,除是公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9 09:07:23

原文展示:

秋入书帏,漏箭初长,熏炉未灰。向酒边陶写,韩情杜思,案头料理,汉蠹秦煨。天有高情,世无慧眼,刚道先生是不斋。人都笑,这当行铺席,又不成开。忘怀。物外徘徊。与鸥鹭同盟两莫猜。似琉璃匣里,光涵牛斗,凤皇台上,声挟风雷。宝汞一钱,冰衔三字,浮利浮名安在哉。太平也,要泥金镂玉,除是公来。

白话文翻译:

秋天进入了书房,漏壶的水滴渐渐变长,熏炉中的香还未燃尽。在酒边抒发情怀,既有韩愈的情感,又有杜甫的思绪,案头整理着书籍,汉代的虫蛀和秦代的灰烬。天有高远的情怀,世人却没有慧眼,刚说先生是不斋戒的人。人们都嘲笑,这当行的铺席,又开不起来。忘却烦恼。在物外徘徊。与鸥鹭结盟,两者都不猜疑。像琉璃匣子里,光芒包含着牛斗,凤凰台上,声音挟带着风雷。宝汞一钱,冰衔三字,浮利浮名在哪里呢?太平时代,要泥金镂玉,除非是公来。

注释:

  • 漏箭:古代计时器具,指漏壶中的水滴。
  • 熏炉:古代用于熏香的炉子。
  • 陶写:抒发情感。
  • 韩情杜思:指韩愈和杜甫的情感和思绪。
  • 汉蠹秦煨:指汉代的虫蛀和秦代的灰烬,比喻书籍的古老和破旧。
  • 不斋:不斋戒,指不拘小节。
  • 当行铺席:指本应开设的店铺或事业。
  • 物外徘徊:指超脱世俗,自由自在。
  • 鸥鹭同盟:比喻与自然和谐相处。
  • 琉璃匣里,光涵牛斗:比喻光芒璀璨,包含着星辰。
  • 凤皇台上,声挟风雷:比喻声音宏大,有如风雷。
  • 宝汞一钱,冰衔三字:比喻微不足道的财富和名声。
  • 泥金镂玉:比喻精美的工艺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以夫是宋代诗人,其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思考。这首诗是他在秋天时,通过对书房的描写,抒发了自己对世态的感慨和对超脱世俗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秋天,诗人通过对书房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世态的感慨和对超脱世俗的向往。诗中提到的“韩情杜思”和“汉蠹秦煨”反映了诗人对古代文人的敬仰和对书籍的热爱。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秋日书房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世态的深刻感慨和对超脱世俗的向往。诗中“秋入书帏”开篇,营造了一种宁静而深沉的氛围。“漏箭初长,熏炉未灰”进一步加深了这种氛围,通过对时间流逝和香烟缭绕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对时光的感慨。诗中的“韩情杜思”和“汉蠹秦煨”体现了诗人对古代文人的敬仰和对书籍的热爱,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的追求。最后,诗人通过对“琉璃匣里,光涵牛斗”和“凤皇台上,声挟风雷”的比喻,表达了自己对光芒和声音的向往,以及对太平时代的渴望。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世态的深刻洞察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秋入书帏,漏箭初长,熏炉未灰。
    • 描写秋天的书房,时间在流逝,香烟缭绕。
  2. 向酒边陶写,韩情杜思,案头料理,汉蠹秦煨。
    • 在酒边抒发情感,既有韩愈的情感,又有杜甫的思绪,案头整理着书籍,汉代的虫蛀和秦代的灰烬。
  3. 天有高情,世无慧眼,刚道先生是不斋。
    • 天有高远的情怀,世人却没有慧眼,刚说先生是不斋戒的人。
  4. 人都笑,这当行铺席,又不成开。
    • 人们都嘲笑,这当行的铺席,又开不起来。
  5. 忘怀。物外徘徊。与鸥鹭同盟两莫猜。
    • 忘却烦恼。在物外徘徊。与鸥鹭结盟,两者都不猜疑。
  6. 似琉璃匣里,光涵牛斗,凤皇台上,声挟风雷。
    • 像琉璃匣子里,光芒包含着牛斗,凤凰台上,声音挟带着风雷。
  7. 宝汞一钱,冰衔三字,浮利浮名安在哉。
    • 宝汞一钱,冰衔三字,浮利浮名在哪里呢?
  8. 太平也,要泥金镂玉,除是公来。
    • 太平时代,要泥金镂玉,除非是公来。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似琉璃匣里,光涵牛斗”和“凤皇台上,声挟风雷”,通过比喻手法,形象地描绘了光芒和声音的宏大。
  • 拟人:如“天有高情,世无慧眼”,将天和世拟人化,表达了对世态的感慨。
  • 对仗:如“漏箭初长,熏炉未灰”,通过对仗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诗人对世态的深刻感慨和对超脱世俗的向往。通过对秋日书房的描写,诗人表达了自己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对古代文人的敬仰,以及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的追求。诗中通过对光芒和声音的比喻,以及对太平时代的渴望,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秋入书帏:秋天的书房,营造宁静深沉的氛围。
  • 漏箭初长:时间流逝的意象,表达对时光的感慨。
  • 熏炉未灰:香烟缭绕的意象,增添诗意。
  • 韩情杜思:对古代文人的敬仰,体现文化内涵。
  • 汉蠹秦煨:书籍的古老和破旧,象征知识的传承。
  • 琉璃匣里,光涵牛斗:光芒璀璨的意象,象征美好。
  • 凤皇台上,声挟风雷:声音宏大的意象,象征力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漏箭初长”指的是什么? A. 时间流逝 B. 香烟缭绕 C. 书籍破旧 D. 光芒璀璨

  2. “韩情杜思”指的是什么? A. 韩愈和杜甫的情感和思绪 B. 汉代的虫蛀和秦代的灰烬 C. 光芒包含着牛斗 D. 声音挟带着风雷

  3. 诗中“琉璃匣里,光涵牛斗”比喻什么? A. 光芒璀璨 B. 声音宏大 C. 书籍破旧 D. 时间流逝

答案:

  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秋兴八首》:通过对秋天的描写,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理想的追求。
  • 韩愈的《进学解》:通过对学问的探讨,表达了对知识的追求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

诗词对比:

  • 杜甫的《秋兴八首》与赵以夫的《沁园春》:两者都通过对秋天的描写,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理想的追求,但杜甫的诗更加沉郁顿挫,而赵以夫的诗则更加超脱世俗。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赵以夫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杜甫全集》:收录了杜甫的诗作,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韩愈全集》:收录了韩愈的诗作,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梦李白诵竹枝词三叠 其三 杂诗七首 题刘将军雁二首 戏答宝胜甫长老颂 题子瞻寺壁小山枯木二首 寄刘泗州 颐轩诗六首 其二 洞仙歌 其二 茶 题海首座壁 送贤师往泸州为两驱乌乞度牒钱颂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脊皮 循名督实 宝盖头的字 积重难反 癶字旁的字 龟龙麟凤 耳满鼻满 釒字旁的字 易如拾芥 屮字旁的字 六腑 倚势欺人 包含直的词语有哪些 鸾堤 古稀之年 行字旁的字 绵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