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7-29 09:07: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9 09:07:23
原文展示:
秋入书帏,漏箭初长,熏炉未灰。向酒边陶写,韩情杜思,案头料理,汉蠹秦煨。天有高情,世无慧眼,刚道先生是不斋。人都笑,这当行铺席,又不成开。忘怀。物外徘徊。与鸥鹭同盟两莫猜。似琉璃匣里,光涵牛斗,凤皇台上,声挟风雷。宝汞一钱,冰衔三字,浮利浮名安在哉。太平也,要泥金镂玉,除是公来。
白话文翻译:
秋天进入了书房,漏壶的水滴渐渐变长,熏炉中的香还未燃尽。在酒边抒发情怀,既有韩愈的情感,又有杜甫的思绪,案头整理着书籍,汉代的虫蛀和秦代的灰烬。天有高远的情怀,世人却没有慧眼,刚说先生是不斋戒的人。人们都嘲笑,这当行的铺席,又开不起来。忘却烦恼。在物外徘徊。与鸥鹭结盟,两者都不猜疑。像琉璃匣子里,光芒包含着牛斗,凤凰台上,声音挟带着风雷。宝汞一钱,冰衔三字,浮利浮名在哪里呢?太平时代,要泥金镂玉,除非是公来。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以夫是宋代诗人,其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思考。这首诗是他在秋天时,通过对书房的描写,抒发了自己对世态的感慨和对超脱世俗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秋天,诗人通过对书房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世态的感慨和对超脱世俗的向往。诗中提到的“韩情杜思”和“汉蠹秦煨”反映了诗人对古代文人的敬仰和对书籍的热爱。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秋日书房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世态的深刻感慨和对超脱世俗的向往。诗中“秋入书帏”开篇,营造了一种宁静而深沉的氛围。“漏箭初长,熏炉未灰”进一步加深了这种氛围,通过对时间流逝和香烟缭绕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对时光的感慨。诗中的“韩情杜思”和“汉蠹秦煨”体现了诗人对古代文人的敬仰和对书籍的热爱,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的追求。最后,诗人通过对“琉璃匣里,光涵牛斗”和“凤皇台上,声挟风雷”的比喻,表达了自己对光芒和声音的向往,以及对太平时代的渴望。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世态的深刻洞察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诗人对世态的深刻感慨和对超脱世俗的向往。通过对秋日书房的描写,诗人表达了自己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对古代文人的敬仰,以及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的追求。诗中通过对光芒和声音的比喻,以及对太平时代的渴望,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漏箭初长”指的是什么? A. 时间流逝 B. 香烟缭绕 C. 书籍破旧 D. 光芒璀璨
“韩情杜思”指的是什么? A. 韩愈和杜甫的情感和思绪 B. 汉代的虫蛀和秦代的灰烬 C. 光芒包含着牛斗 D. 声音挟带着风雷
诗中“琉璃匣里,光涵牛斗”比喻什么? A. 光芒璀璨 B. 声音宏大 C. 书籍破旧 D. 时间流逝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