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23:40: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23:40:13
探春慢(四明次黄玉泉) 赵以夫 〔宋代〕
宝胜宾春,华灯照夜,穷冬浑然如客。 炉焰麟红,杯深翡翠,早减三分寒力。 一笑团栾处,恰喜得雪消风息。 苔枝数蕊明珠,恍疑香麝初拆。 懊恨东群无准,甚朝做重阴,暮还晴色。 唤燕呼莺,雕花镂叶,机巧可曾休得。 静里无穷意,漫看尽纷纷红白。 且听新腔,红牙玉纤低拍。
宝胜宾春的庆典,华灯照亮了夜晚,严冬仿佛成了过客。 炉中的火焰如麒麟般红艳,杯中的酒色深如翡翠,早已减轻了三分寒意。 在欢笑团聚的时刻,恰逢雪消风停。 苔藓覆盖的枝头绽放着几朵如明珠般的花朵,仿佛是香麝刚刚拆封。 懊恼东边的云层变幻无常,早晨还是重重阴云,傍晚却转晴。 呼唤燕子,召唤黄莺,雕刻花朵,镂空叶片,这些机巧之事可曾停止过? 在宁静中蕴含着无尽的意境,随意观赏着纷纷红白的花朵。 且听新曲,红牙板轻敲,玉指纤纤低拍。
作者介绍: 赵以夫(1189-1256),字子固,号虚斋,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词多抒发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善于运用意象和修辞手法。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赵以夫在四明(今浙江宁波)次韵黄玉泉的作品。诗中描绘了冬去春来的景象,通过华灯、炉火、酒杯等意象,表达了冬日的温暖和春天的喜悦。
这首诗以冬去春来的景象为背景,通过华灯、炉火、酒杯等意象,描绘了冬日的温暖和春天的喜悦。诗中“宝胜宾春,华灯照夜”开篇即点明主题,以华丽的灯笼照亮夜晚,象征着春天的到来。接着“炉焰麟红,杯深翡翠”通过炉火和酒杯的颜色,传达了冬日的温暖和节日的喜庆。后文“一笑团栾处,恰喜得雪消风息”表达了团聚的欢乐和自然的和谐。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冬去春来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和美丽,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变化的感慨和对生活的热爱。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宝胜宾春”指的是什么? A. 庆祝春天的盛大活动 B. 宝物胜过春天 C. 宝物和春天一样珍贵 D. 宝物在春天展示 答案:A
“炉焰麟红”中的“麟红”是什么意思? A. 麒麟的红色 B. 炉火的红色 C. 酒的颜色 D. 花的颜色 答案:B
诗中“一笑团栾处,恰喜得雪消风息”表达了什么? A. 团聚的欢乐 B. 雪消风停的自然现象 C. 团聚的欢乐和自然的和谐 D. 雪消风停的悲伤 答案:C
“苔枝数蕊明珠”中的“明珠”指的是什么? A. 真正的明珠 B. 花朵 C. 酒杯 D. 灯笼 答案:B
诗中“且听新腔,红牙玉纤低拍”表达了什么? A. 听新曲的雅致 B. 红牙板和玉指的美丽 C. 听新曲的雅致和对音乐的热爱 D. 红牙板和玉指的低拍 答案:C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