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9:10: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9:10:04
原文展示:
沈征士铉野亭 高启 〔明代〕 清时犹在野,独卧见高情。 移艇闻烟唱,钩帘看雨耕。 江晴双鹳下,树晚一牛鸣。 回首徒相忆,柴车不入城。
白话文翻译:
在清平时代仍然隐居在野,独自躺卧显示出高尚的情操。 移动小船时听到烟雾中的歌声,拉开窗帘观看雨中的农耕。 江面晴朗时双鹳飞下,树影傍晚时一头牛在鸣叫。 回首往事只能徒然怀念,简陋的柴车不再进入城市。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高启(1336-1374),字季迪,号青丘子,明代著名诗人。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多描写田园生活和自然景色,反映了隐逸生活的情趣。沈征士铉野亭是高启的一首代表作,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疏离。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明代初期,当时社会相对安定,但高启选择隐居不仕,表达了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现了隐居生活的美好和高尚情操。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隐居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的疏离。诗中“清时犹在野,独卧见高情”一句,表达了诗人即使在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的时代,仍然选择隐居不仕,显示出高尚的情操。后文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如“移艇闻烟唱,钩帘看雨耕”、“江晴双鹳下,树晚一牛鸣”,进一步展现了隐居生活的美好和宁静。最后“回首徒相忆,柴车不入城”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的怀念和对世俗的疏离,体现了隐逸生活的超然和自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疏离。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现了隐居生活的美好和高尚情操,体现了隐逸生活的超然和自在。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清时犹在野”中的“清时”指的是什么? A. 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的时代 B. 清静的时光 C. 清晨的时光 答案:A
诗中“移艇闻烟唱”中的“烟唱”比喻什么? A. 歌声悠扬 B. 烟雾缭绕 C. 烟火气息 答案:A
诗中“柴车不入城”表达了什么? A. 对过往的怀念 B. 对世俗的疏离 C. 对城市的向往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