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4:30: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4:30:10
携月上至南楼,月已穿云去。
莫照峨眉最上峰,同在峰前住。
东望极青齐,西顾穷商许。
酒到忧边总未知,犹认胡床处。
我携着明月来到南楼,月光已经穿过云层而去。
不要照耀那峨眉山的最高峰,我们都在峰前住着。
向东望去,青山尽头是齐国的边界,向西看去,
却是穷尽商国的地方。
酒已经喝到忧愁的边缘,却仍能认出那胡床的地方。
作者介绍:魏了翁(约1220-1290),字子明,号山人,南宋时期的诗人、词人。其作品多以山水和饮酒为题材,风格清新脱俗,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这首《卜算子》写于魏了翁游览南楼时,表达了他对自然的感悟和对人生的思考。南楼是风景优美的地方,诗人在此饮酒作诗,寄情于山水之间。
这首诗以清新的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感悟。诗的开头“携月上至南楼”,描绘了一个清幽的夜晚,月色如水,悠然自得。随着诗情的发展,诗人不仅观察到明月的消逝,还引入了对峨眉山的思考,表现出一种对高峰的向往与敬畏。
“东望极青齐,西顾穷商许”两句,描绘了诗人望向远方的情景,表现了他胸怀壮志的心态。在这辽阔的自然中,诗人意识到自己在历史与现实面前的渺小与无奈。最后两句“酒到忧边总未知,犹认胡床处”,则将情感推向高潮,借酒抒怀,既有放纵的快感,也有深深的忧虑。整首诗浑然天成,情景交融,令人回味无穷。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诗中使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例如“携月”让月亮具有人性,形成了一种亲密感。对仗也很工整,如“东望极青齐,西顾穷商许”。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与人生的思考,既有对美景的欣赏,也有对人生的哲理探讨,反映了诗人超然的心态与深邃的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峨眉”指的是哪个地方?
A. 一座山
B. 一条河
C. 一座城
D. 一片森林
在诗中,诗人如何看待月亮的消逝?
A. 觉得可惜
B. 感到平静
C. 感到忧愁
D. 不在意
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失望
B. 迷茫
C. 放纵与忧愁
D. 快乐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魏了翁的《卜算子》在情感上更为细腻,李白则更强调个人情感的孤独和思乡之情。而在意象上,魏了翁的自然描写更为生动,李白则更多地运用月亮来表达思乡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