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0:09: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0:09:49
卜算子·闺情
作者: 徐元瑞 〔清代〕
花信几番催,桃李争秾艳。
不敢频来倚画栏,怕与春相见。
才把绣针拈,又觉心儿倦。
试唤青鬟捲翠帘,撚出双双燕。
这首词表达了春天的到来和作者的内心情感。花信几次催促,桃花和李花争相绽放,开放得娇艳动人。我不敢频繁地倚靠在画栏上,因为害怕与春天的美景相遇。刚刚拿起绣针,心里又感到疲倦。于是我试着叫来我的侍女,卷起翠绿色的帘子,轻轻撚出那双双飞舞的燕子。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桃李争秾艳”中的桃李,常作为春天的象征,传达了青春和美丽。燕子作为春天的使者,寓意着团聚和希望。
作者介绍:
徐元瑞,清代诗人,擅长词曲,风格清新婉约,常以女性视角描写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春暖花开的季节,表露了作者对春天的渴望与内心的矛盾,反映了当时女性的情感状态和社会环境。
这首《卜算子·闺情》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诗人内心的孤独。开头的“花信几番催”引领读者进入一个春意盎然的场景,桃李争相绽放,生机勃勃。然而,随着“怕与春相见”的出现,诗人内心的矛盾和不安随之浮现:她渴望与春天相遇,却又害怕面对那美好的景象,反映了对爱情的期待与恐惧。
接着,诗人用“才把绣针拈,又觉心儿倦”表达了对生活的疲惫和对情感的无奈。虽然手中持针,心中却无力,暗示了对现实的无奈与逃避。最后一句“撚出双双燕”则带有一丝希望,燕子的出现代表着春天的来临,也可能暗示着未来的美好与团圆。整首词通过对比春天的美丽与内心的孤独,展现了深刻的情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词表达了对春天美景的向往与内心孤独的纠结,折射出女性在面对情感时的复杂心态,体现了春天既是希望的象征,也是内心矛盾的映射。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选择题: “花信”指的是什么?
A. 秋天的到来
B. 春天的消息
C. 夏天的热浪
D. 冬天的寒冷
填空题: 本词中提到的“桃李”象征的是__。
判断题: 诗中“撚出双双燕”表达了对未来的无望。 (对/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对比徐元瑞的《卜算子·闺情》和李清照的《如梦令》,两者都表达了女性的情感与内心的孤独,但徐元瑞更侧重于春天的景象与内心的矛盾,而李清照则更强调对过往的怀念与情感的细腻。两者在风格上都具有清新婉约的特点,但主题与情感表达有所不同。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