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1:35: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1:35:10
为郎分司寄上都同舍
作者: 刘禹锡 〔唐代〕
籍通金马门,家在铜驼陌。
省闼昼无尘,宫树朝凝碧。
荒街浅深辙,古渡潺湲石。
唯有嵩丘云,堪夸早朝客。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思念朋友的情感。诗中描绘了金马门和铜驼陌的地理位置,暗示了他与友人之间的距离和隔阂。诗人描述了白天没有尘埃的宁静环境,和清晨凝聚的碧绿宫树,展现了自然的美。接着提到荒凉的街道和古老的渡口,流动的水石声增添了诗的韵味。最后,诗人感慨嵩丘的云彩,象征着他早起的志趣和对友人的思念。
作者介绍: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唐代著名诗人、文学家,因其诗作中常富含哲理与人文关怀而受到后人称颂。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擅长描绘山水、抒发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唐代,可能是在诗人被贬至地方官职期间,他在异乡思念友人,借自然景物抒发心中的孤寂与思念之情。
刘禹锡的《为郎分司寄上都同舍》是一首充满情感的作品,诗中以细腻的自然描绘映衬出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开篇描绘了金马门与铜驼陌,构建了一个熟悉而又略显遥远的空间,增添了诗意的层次感。接着“省闼昼无尘,宫树朝凝碧”的描写,不仅展现了当时的宁静景象,也隐喻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似乎在追寻一份清静与安宁。
“荒街浅深辙,古渡潺湲石”则通过描绘环境中细微的变化,传达出一种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沉淀感,强化了孤独的氛围。这种对比使得最后一句“唯有嵩丘云,堪夸早朝客”显得尤为突出。嵩丘的云彩象征着诗人高洁的情怀与志趣,预示着他早起的勤勉与对友人的美好祝愿。
整首诗情景交融,意象丰富,情感真挚,展现了唐代诗人对友谊深厚的理解和珍视,给人以深刻的思考和美的享受。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反映了唐代诗人对友谊的珍视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比较刘禹锡的《为郎分司寄上都同舍》和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两首诗都表达了思念与孤独的情感,但刘禹锡更侧重于自然景物的描绘,而白居易则更直接抒发个人情感。两者的风格各有千秋,展现了唐代诗歌的多样性与深厚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