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鹤会三首

《鹤会三首》

时间: 2025-07-29 09:53:58

诗句

肉眼安能辨圣凡,有时巾褐过城南。

亦无肘后堪传汝,且向纯阳两字参。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9 09:53:58

原文展示:

《鹤会三首》
肉眼安能辨圣凡,有时巾褐过城南。
亦无肘后堪传汝,且向纯阳两字参。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肉眼怎么能够区分圣人和凡人,有时那些穿着粗布衣服的人也会走过城南。
也没有什么能在我身后传授给你,倒不如你去思考“纯阳”这两个字的意义。

注释:

字词注释:

  • 肉眼:指普通的眼睛,形容缺乏辨别能力。
  • 圣凡:指圣人和普通人,强调两者之间的区别。
  • 巾褐:指穿着粗布衣服的人,常用以形容平民或普通人的身份。
  • 城南:地名,指城市的南边。
  • 肘后:比喻身后或者传承的东西。
  • 纯阳:道教术语,指一种理想的境界或状态。

典故解析:

  • 纯阳:出自道教,意指最为纯正的阳气,是道家追求的理想境界,象征着真理与智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梦阮,号天池,南宋著名诗人、词人,擅长诗文。他的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表达个人情怀,风格独特,语言清新。

创作背景:
《鹤会三首》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动荡的社会背景,诗人通过诗歌表达了对世事的感慨以及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诗歌鉴赏:

《鹤会三首》通过对比圣人与凡人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的思考。首先,诗人质疑人们的辨别能力,指出在肉眼看来,圣人与凡人并无明显区别,这一观点引发读者对真理与表象的思考。接着,诗人提到“巾褐过城南”,暗示在世俗社会中,许多平凡的人同样拥有过人的智慧或境界,打破了人们对身份的刻板印象。最后,诗人提到“纯阳”,暗示对于理想境界的向往和追求,告诫读者更应关注内在的修炼,而非外在的标签。

整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深刻的思想,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和哲学的反思。诗中蕴含的道教思想,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哲理的美感,让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肉眼安能辨圣凡:用普通的眼睛如何能分辨圣人和凡人,强调了表象的迷惑性。
  • 有时巾褐过城南:有时穿着粗布衣物的人也会走过城南,暗示平凡人同样具备非凡的智慧。
  • 亦无肘后堪传汝:没有什么可以传授给你,强调内在修养的重要性。
  • 且向纯阳两字参:不如去理解“纯阳”这两个字,提示修行和内省。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对比圣人与凡人,揭示人们对外表的误解。
  • 隐喻:用“纯阳”作为理想境界的象征,体现了道教的哲学思想。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世俗标准的质疑,强调内在修为的重要性,倡导追求真理与智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肉眼:象征着表象的局限性。
  • 巾褐:代表普通而真实的人。
  • 纯阳:象征理想境界和真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肉眼安能辨圣凡”中“肉眼”指的是什么?
    A. 普通眼睛
    B. 明亮的眼睛
    C. 透视眼

  2. 诗中提到的“纯阳”意味着什么?
    A. 一种饮料
    B. 理想境界
    C. 一种天气现象

  3. “巾褐过城南”暗示了什么?
    A. 只有富人才能成功
    B. 普通人同样有智慧
    C. 城南是一个富裕的地方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同样反映了对社会的思考与感慨。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在平凡中见真知的主题。

诗词对比:

  • 比较刘克庄与王维的诗歌,两者都关注自然与哲理,但刘克庄更倾向于内省与反思,而王维则更多描绘自然的美。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
  • 《道教文化与中国古代文学》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再用韵 再到 寓清湖桥夜枕闻雨 又叙谢 游南山 夜兴 夏日西湖闲居十首 夏日西湖闲居十首 夏日西湖闲居十首 夏日西湖闲居十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射正 见字旁的字 刮野扫地 鬥字旁的字 剜肉医疮 包含缭的词语有哪些 局天蹐地 老赖 国富民康 包含羡的词语有哪些 蕊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赃官污吏 归邪返正 釆字旁的字 双人旁的字 势不并立 马字旁的字 諈诿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