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18:44: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8:44:01
挽郑判官
作者: 刘克庄 〔宋代〕
族谱康成裔,
先儒谷叔孙。
汉廷无表荐,
鲁壁有书存。
莲幙翻留滞,
萱堂废凊温。
吾衰惭宋玉,
不解赋招魂。
这首诗表达了对郑判官的哀悼与怀念。诗中提到郑判官的家族背景,指出他是康成的后裔,先儒是谷叔孙。可惜汉朝的廷臣没有为他表荐,而鲁壁仍有他的书籍留存。诗人感慨,莲幙(指华丽的遮盖)翻动,意味着郑判官的离去让人留恋,萱堂(母亲的住所)也因失去而失去了温暖。最后,诗人自愧不如宋玉(古代著名的辞人),不知道如何用诗歌来召唤他的灵魂。
刘克庄(1187-1269),字子仪,号山谷,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他的诗风受到唐诗的影响,风格豪放,情感真挚。刘克庄的诗多写景抒情,具有强烈的个人色彩。
《挽郑判官》创作于郑判官去世之际,诗人以此诗表达对郑判官的哀悼与怀念,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士人的尊重和对德行的推崇。
这首诗在结构上采用了八句的形式,句与句之间相互联系,情感层层递进。开头通过对郑判官的家谱背景的提及,展示了他的身份与地位,暗示了他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性。接着,诗人通过“汉廷无表荐,鲁壁有书存”两句,表达了对郑判官的惋惜,虽然他在朝廷上没有得到应有的认可,但他的学问与成就仍然在文化中得以留存。
接下来的“莲幙翻留滞,萱堂废凊温”两句,情感更加深沉,莲幙的翻动象征着郑判官的逝去带来的震撼与哀痛,而萱堂的冷清则反映了家庭的失落与温暖的消逝。最后两句“吾衰惭宋玉,不解赋招魂”不仅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才华的自卑,也隐含着对郑判官的深切怀念,诗人无力用诗歌来召唤逝去的灵魂,显得更加无奈与悲伤。
整首诗情感真挚,字句中流露出的哀伤之情让人动容,体现了刘克庄深厚的文学修养与对友人的挚爱。
整首诗通过对郑判官的追思,反映了对文化传承的重视与对士人命运的关切,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与敬重,寓意深刻。
关于刘克庄的诗风,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以豪放著称
B. 以细腻著称
C. 以悲剧著称
D. 以歌颂著称
“汉廷无表荐,鲁壁有书存”这两句表达了什么?
A. 郑判官在朝廷受到重视
B. 郑判官在文化上有成就但未被认可
C. 郑判官没有留下书籍
D. 郑判官的名声在外
“吾衰惭宋玉”的意思是:
A. 自豪于自己的才华
B. 感到对友人的惋惜与自卑
C. 认为自己才华横溢
D. 忘记了宋玉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