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7:41: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7:41:29
瑶池月(烟波行)
作者: 黄裳 〔宋代〕
扁舟寓兴,江湖上无人知道名姓。
忘机对景,咫尺群鸥相认。
烟雨急一片篷声碎,醉眼看山还醒。
晴云断,狂风信。
寒蟾倒,远山影。
谁听。横琴数曲,瑶池夜冷。
这些子名利休问。
况是物都归幻境。
须臾百年梦,去来无定。
向婵娟留住青春,笑世上风流多病。
蒹葭渚,芙蓉径。
放侯印,趁渔艇。
争甚。须知九鼎,金砂如圣。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江湖上乘船游玩的情景,周围无人知晓他的姓名。作者在对景时不再拘泥于世俗的名利,身边的群鸥似乎也对他有着默契的了解。烟雨中船上的篷声如碎片般响起,醉眼朦胧中他依然能看见山色依旧。晴空中云朵断裂,狂风也在呼啸。寒冷的明月映照着远山的影子,似乎无人倾听。夜晚的瑶池,琴声悠扬,而夜色又显得如此寒冷。对于世俗的名利,作者已经不再关心,毕竟一切都归于幻影之中。转瞬即逝的百年梦,来去无定。希望能留住这份青春,与月亮共笑世间风流多病。蒹葭的水边、芙蓉的小径,放下侯印,赶着渔船,争什么呢?须知九鼎的金砂如同圣洁的象征。
作者介绍:黄裳,宋代诗人,作品多体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名利的超然态度。他的诗风格清新、自然,常在作品中表现出对人生和自然的思索。
创作背景:诗作创作于南宋时期,社会动荡,诗人通过自然景色抒发对人生的感慨,流露出对名利的淡泊和对自然的向往,反映了当时文人对世俗的反思。
《瑶池月(烟波行)》是一首充满哲理思考的诗作,诗人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与内心的情感交织,展现了一幅宁静又富有深意的画面。诗中,扁舟在江湖上游弋,诗人忘却了世俗的名利,面对自然景色,心灵得到片刻的宁静与自由。诗中的“烟雨急”和“寒蟾倒”描绘出一种朦胧而清冷的氛围,仿佛在提醒人们,人生如梦,名利终将归于虚幻。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更是通过“须臾百年梦”来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叹息,同时对青春的珍惜和对世间风流病态的嘲讽,透露出一种深刻的对人生态度的反思。通过蒹葭和芙蓉的自然意象,诗人勾勒出一幅和谐美丽的画面,既有自然之美,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整首诗情感丰富,意境深远,既是对自然的感悟,也是对生命的反思,将诗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表现得淋漓尽致。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的描绘和对人生的感悟,表达了诗人对名利的淡泊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传达了哲学性的思考和对生命的热爱。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扁舟寓兴”中的“寓兴”意为:
A. 寄托兴致
B. 生活兴致
C. 兴趣爱好
D. 兴奋情绪
“须臾百年梦”中的“须臾”意指:
A. 短暂的时光
B. 长久的时间
C. 永恒的瞬间
D. 片刻的流逝
诗中提到的“寒蟾”象征什么?
A. 繁华
B. 明月
C. 自然
D. 暖和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以上资料有助于深入理解诗歌的背景和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