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6:51: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6:51:57
青门引(社日游云门)
作者:黄裳 〔宋代〕
鸿落寒滨,燕辞幽馆,
西成万室,颦眉人少。
自古云阶,洞门何处,
南望数峰秋晓。
千骑旌麾远,去寻直忙中心了。
佩声盘入,烟霞绝顶,
谁闻欢笑。当候青童相报。
因待访仙人,长生微妙。
置俎争来,四乡宴社,
且看翠围红绕。
似可扪青汉,到北扉两城斜照。
醉翁回首,丹台梦觉,
钧天声杳。
诗中描绘了在一个秋日清晨,诗人望着远方的山峰,感慨悲伤与孤寂。诗人回忆起古代的云阶与洞门,思考着仙人和长生的奥妙。在游玩的社日,四方来客聚集,热闹的景象与自然的美丽形成对比。最后,诗人以醉翁的姿态回首,似乎在梦中觉醒,感受到天地间的无声之美。
作者介绍:黄裳,宋代诗人,以词作见长,风格清新自然,富有浪漫情怀。他的作品常常描绘自然景色,表达情感,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宋代社日节,社日是一个祭祀土地神的传统节日,诗人在游玩中感受到自然与人文的结合,表达了对长生与自由的向往。
《青门引》是一首充满诗意的作品,诗人在优美的自然景色中融入了深邃的哲理。首句“鸿落寒滨,燕辞幽馆”,以鸿雁和燕子的离去引入,立刻营造出一种离别的氛围,给人一种淡淡的哀伤。接下来的“西成万室,颦眉人少”进一步强调了环境的冷清,似乎在暗示人世间的孤独与无奈。
在后面的描写中,诗人展现了对仙人和长生的渴望,表达了人们在追寻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尤其是“千骑旌麾远,去寻直忙中心了”,描绘出一种急迫的追寻感,仿佛在追寻一种不可得的理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写,寄托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悟与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永恒的追求与反思。最后以“醉翁回首,丹台梦觉”结束,给人以梦幻的感觉,似乎在提醒人们要珍惜当下,享受生活的美好。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对人生理想的追求与对自然的热爱,反映了人对长生与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词测试:
诗中“鸿落寒滨”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欢喜
B) 离别
C) 怒火
“千骑旌麾远”中的“千骑”指的是什么?
A) 大量的士兵
B) 骑马的人
C) 旅行者
诗人对长生的向往体现在哪一句中?
A) “醉翁回首”
B) “因待访仙人”
C) “佩声盘入”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这些书籍提供了更深入的古诗词分析与研究资料,适合对古代诗词感兴趣的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