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寄七山人

《寄七山人》

时间: 2025-04-30 20:31:10

诗句

十年疏鬓为谁斑,天借儒冠日月间。

欹枕寒生双瀑涧,开门春满七星山。

鹤归尚觉辽城是,鹃老空闻蜀道难。

欲觅九还凭寄语,青牛何日度函关。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0:31:10

原文展示:

寄七山人 林景熙 〔宋代〕 十年疏鬓为谁斑,天借儒冠日月间。 欹枕寒生双瀑涧,开门春满七星山。 鹤归尚觉辽城是,鹃老空闻蜀道难。 欲觅九还凭寄语,青牛何日度函关。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十年来,我稀疏的鬓发为了谁而斑白?天意让我这儒生的帽子在日月间流转。斜靠在枕头上,感受到寒意如双瀑涧水般生发,打开门,春天的气息充满了七星山。鹤归来时,我仍觉得辽城是故乡,杜鹃老了,只能空闻蜀道的艰难。想要寻找九还丹的秘方,只能凭借寄语,不知青牛何时能度过函关。

注释: 字词注释:

  • 疏鬓:稀疏的鬓发。
  • 儒冠:儒生的帽子,代指儒生。
  • 欹枕:斜靠在枕头上。
  • 双瀑涧:比喻寒意如瀑布般生发。
  • 七星山:指诗中的山名。
  • 鹤归:指鹤归来,比喻归乡。
  • 辽城:指诗人的故乡。
  • 鹃老:指杜鹃鸟老去。
  • 蜀道难:指蜀道的艰难,出自李白的《蜀道难》。
  • 九还:指九还丹,传说中的仙丹。
  • 青牛:指传说中的仙牛。
  • 函关:指函谷关,古代重要的关隘。

典故解析:

  • 鹤归尚觉辽城是:引用鹤归来的典故,表达诗人对故乡的思念。
  • 鹃老空闻蜀道难:引用李白《蜀道难》的典故,表达诗人对艰难旅途的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林景熙,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较广,风格多以抒情为主,善于运用典故和意象表达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诗人寄给七山人的作品,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仙境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十年疏鬓为引,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故乡的深深思念。诗中“天借儒冠日月间”一句,既展现了诗人儒生的身份,又暗示了时间的流转。后文通过“欹枕寒生双瀑涧”和“开门春满七星山”的对比,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外界的春意盎然。结尾的“欲觅九还凭寄语,青牛何日度函关”则表达了对仙境的向往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悠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首句“十年疏鬓为谁斑”,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 “天借儒冠日月间”,暗示了诗人儒生的身份和时间的流转。
  • “欹枕寒生双瀑涧”,通过寒意如瀑布的比喻,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孤寂。
  • “开门春满七星山”,展现了外界的春意盎然。
  • “鹤归尚觉辽城是”,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
  • “鹃老空闻蜀道难”,引用了李白《蜀道难》的典故,表达了对艰难旅途的感慨。
  • “欲觅九还凭寄语”,表达了对仙境的向往。
  • “青牛何日度函关”,表达了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欹枕寒生双瀑涧”中的“双瀑涧”比喻寒意。
  • 典故:如“鹤归尚觉辽城是”和“鹃老空闻蜀道难”中的典故引用。
  • 对仗:如“十年疏鬓为谁斑”与“天借儒冠日月间”的对仗。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对故乡的思念、对仙境的向往以及对未来的不确定感,情感深沉,意境悠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疏鬓:象征时光的流逝。
  • 儒冠:象征儒生的身份。
  • 双瀑涧:象征内心的孤寂。
  • 七星山:象征外界的春意盎然。
  • 鹤归:象征对故乡的思念。
  • 鹃老:象征艰难的旅途。
  • 九还:象征对仙境的向往。
  • 青牛:象征未来的不确定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十年疏鬓为谁斑”表达了诗人对什么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晦日陪辛大夫宴南亭 送李二十四移家之江州 送友人西上 题元录事开元所居 奉送从兄罢官之淮南 青溪口送人归岳州 赴江西,湖上赠皇甫曾之宣州 送孙逸归庐山(得帆字) 酬张夏雪夜赴州访别途中苦寒作 夏口送屈突司直使湖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嫣的词语有哪些 羽字旁的字 误付洪乔 掂量 龙字旁的字 巛字旁的字 祖生之鞭 慧眼识英雄 比萨 凵字底的字 山高路险 负阻 强武 立刀旁的字 抵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堂堂一表 阂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震耳欲聋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