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枯树

《枯树》

时间: 2025-05-05 09:59:53

诗句

凋悴缘何事,青青忆旧丛。

有枝撑夜月,无叶起秋风。

暑路行人惜,寒巢宿鸟空。

倘留心不死,嘘拂待春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9:59:53

原文展示:

枯树 凋悴缘何事,青青忆旧丛。 有枝撑夜月,无叶起秋风。 暑路行人惜,寒巢宿鸟空。 倘留心不死,嘘拂待春工。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为何会凋零憔悴?我依然怀念过去的繁茂。 虽然枝干支撑着夜月,但没有叶子能唤起秋风。 在炎热的路上,行人会怜惜这枯树;在寒冷的巢穴中,宿鸟已空。 如果心中还有生机,就等待春天的到来,重新焕发生命。

注释:

字词注释:

  • 凋悴:凋零憔悴。
  • 青青:形容植物茂盛的样子。
  • 旧丛:过去的繁茂状态。
  • 暑路:炎热的道路。
  • 寒巢:寒冷的鸟巢。
  • 嘘拂:轻轻吹拂,这里指春风的吹拂。
  • 春工:春天的生机和活力。

典故解析:

  • 无典故提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林景熙(1242-1310),字德阳,号霁山,南宋末年至元初的诗人。他的诗歌多表现对故国的怀念和对时局的感慨,风格沉郁悲壮。

创作背景: 这首诗通过描绘枯树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繁荣的怀念和对未来复苏的期待。在南宋灭亡后的动荡时期,诗人通过枯树的形象寄托了自己的情感和希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枯树为载体,抒发了诗人对过往繁荣的深切怀念和对未来复苏的殷切期待。首联以问句形式,表达了枯树为何凋零的疑问,同时也隐含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颔联和颈联通过对比,描绘了枯树在不同季节和环境下的景象,既展现了其孤独与凄凉,也体现了人们对它的怜惜。尾联则寄寓了诗人对生命不灭、春天必将到来的坚定信念,展现了诗人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凋悴缘何事,青青忆旧丛。——诗人以枯树的凋零憔悴为切入点,提出疑问,同时表达了对过去繁茂状态的怀念。
  2. 有枝撑夜月,无叶起秋风。——通过对比,描绘了枯树虽有枝干支撑夜月,却无法像有叶时那样唤起秋风,突出了其现状的凄凉。
  3. 暑路行人惜,寒巢宿鸟空。——在炎热的路上,行人会怜惜这枯树;而在寒冷的巢穴中,宿鸟已空,进一步强化了枯树的孤独与凄凉。
  4. 倘留心不死,嘘拂待春工。——如果心中还有生机,就等待春天的到来,重新焕发生命,表达了诗人对未来复苏的期待和信念。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有枝撑夜月,无叶起秋风”等句中的对比,突出了枯树的现状和过去的差异。
  • 拟人:将枯树赋予人的情感和期待,如“倘留心不死”。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枯树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繁荣的怀念和对未来复苏的期待,展现了诗人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枯树:象征着凋零与孤独,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过去和未来的情感。
  • 夜月:代表着寂静与孤独,与枯树的枝干形成对比。
  • 秋风:象征着萧瑟与变迁,与无叶的枯树形成对比。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青青忆旧丛”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怀念? A. 春天的生机 B. 过去的繁茂 C. 秋天的丰收 D. 冬天的宁静

  2. “有枝撑夜月,无叶起秋风”这句诗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比 D. 排比

  3. 诗的最后一句“倘留心不死,嘘拂待春工”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A. 绝望 B. 悲观 C. 期待 D. 冷漠

答案:

  1. B
  2. C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枯树》:同样以枯树为题材,表达了诗人对生命力和复苏的期待。

诗词对比:

  • 林景熙的《枯树》与杜甫的《枯树》:两者都以枯树为载体,但林景熙的诗更多表达了对过去和未来的情感,而杜甫的诗则更多体现了对生命力的赞颂。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林景熙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杜甫全集》:收录了杜甫的诗作,可以对比阅读。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送钱寺正出守广德军二首 送文黼叔主簿之官松溪 陈商卿挽辞 再登垂虹亭三首 董主簿正道壁间作水墨老梅一枝宿鹊缩脰合半眼栖焉 过彭泽县,望渊明祠堂 送丘宗卿帅蜀三首 正月五日以送伴借官侍宴集英殿十口号 发杨港渡入交石夹四首 其三 早朝垂拱殿晚出东省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启罗迈当 幾字旁的字 鬯字旁的字 鼠开头的成语 金字旁的字 兆类 生人涂炭 另开生面 烦结尾的成语 慧心巧思 玉宇琼楼 绽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江市 包含环的成语 故态复作 卫拉特 百里之任 反文旁的字 士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