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凯歌十首呈贾枢使

《凯歌十首呈贾枢使》

时间: 2025-05-07 21:31:22

诗句

自古勋名勒鼎彝,老于文学即今谁。

腐儒尚可军马司,试作平淮第二碑。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1:31:22

原文展示:

自古勋名勒鼎彝,老于文学即今谁。
腐儒尚可军马司,试作平淮第二碑。

白话文翻译:

自古以来,功勋和名声都铭刻在青铜器上,至于现在,谁能在文化上与我相提并论呢?即使是那些老旧的儒生们,虽然还能管理军马,但不妨试着为平淮写个第二块碑文吧。

注释:

  • 勋名: 功勋与名声。
  • 勒鼎彝: 在鼎和彝器上铭刻。鼎是古代重要的礼器,象征权力和地位。
  • 腐儒: 指老旧的儒生,常带有贬义。
  • 军马司: 管理军队和马匹的职位。
  • 平淮: 可能指某个地名或特定的历史事件。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宋代诗人,字觉民,号天池,出生于福建,其一生致力于诗词创作并参与政事。他的诗风豪放,善于表达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的思考。

创作背景: 《凯歌十首》系列诗作是刘克庄在特定历史背景下创作的,反映了他对社会现状的关注以及对文学和文化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古今,探讨了功名与文化的关系。刘克庄以“勋名”与“文学”作为切入点,表明在当下社会中,文学的地位似乎不如曾经的功勋名声。这种对比不仅揭示了社会风气的变化,也反映了诗人对文化衰退的忧虑。诗中提到的“腐儒”,不仅是对那些固守传统、不思进取的学者的批评,更是对整个社会文化氛围的控诉。最后一句“试作平淮第二碑”,则是希望能够重新书写文化的辉煌,激励人们重视文学与文化的价值。全诗情感深邃,展现了作者对时代的敏感与思考,并引导读者反思个人与社会、过去与现在之间的关系。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自古勋名勒鼎彝: 古代的功勋和名声被铭刻在器物上,象征历史的流传。
  • 老于文学即今谁: 在当今社会,谁还能与我相提并论呢?对比古人,强调文学的稀缺。
  • 腐儒尚可军马司: 对于那些传统的儒生,虽然他们还能够担任军政职务,但已失去文化活力。
  • 试作平淮第二碑: 期望能够为地方文化作出新的贡献,重拾往日的辉煌。

修辞手法:

  • 对比: 通过古今的对比,强调文化的衰退与对文学的重视。
  • 夸张: 通过“即今谁”夸大了时代的文化缺失,以反衬自己的文学才华。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功名与文学的探讨,表达了对文化衰退的忧虑与对文学复兴的渴望。刘克庄希望激励后人重视文化,以期重新书写辉煌的历史。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 象征权力与地位,古代重要的礼器。
  • : 代表文化与历史的传承,诗中提到的“第二碑”更是对文化复兴的期盼。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腐儒”是指什么样的人? A. 年轻的学者
    B. 传统的学者
    C. 军官

  2. 诗的主题主要是关于: A. 个人功名
    B. 文化与文学的关系
    C. 自然景色

  3. “自古勋名勒鼎彝”表达了什么? A. 历史的流传与文化的重视
    B. 对未来的期望
    C. 战争的残酷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 《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春望》相比,刘克庄的诗更强调文学与文化的价值,而杜甫则侧重于个人的感受与国家的命运。两者都在表达对时代的思考,但侧重点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刘克庄研究》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垂虹中秋 元夕篇 夜雨读史有感 子绍分以双井以前韵为谢 答汝忠 送周进士使淮便省 其二 杂诗十九首 其七 癸酉秋怀 其六 左臂痛 采桑子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马轭 写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得寸思尺 描写画角 万物殷富 小字头的字 靣字旁的字 日旰忘餐 嘿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溯流穷源 掌选 牛字旁的字 绞丝旁的字 攴字旁的字 辽陇 蜂识莺猜 孤雌寡鹤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