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5:25: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5:25:27
翁昔少年初画山,苍松苍竹杂潺湲。
直疑积雨得深润,不假浮云相往还。
世外空青秋一色,岩前远黛晓千鬟。
天台鹤鹿同人境,尚恐翁归向此间。
老翁在年轻时最初画山,苍翠的松树和青翠的竹子交替着潺潺流水的景象。
真让人怀疑是长久的雨水滋润过的,不用浮云来往相伴。
世外的空旷青色在秋天呈现出单一的色调,岩石前远处的山峰像千条秀发在晨曦中轻扬。
天台山的鹤和鹿与人类的境界相同,我还担心老翁会返回这个地方。
唐寅(1470年-1523年),字伯虎,号六如居士,明代著名画家、诗人、书法家。他以山水画和花鸟画著称,作品常富有个性和情感,深受文人雅士的喜爱。
《匡山新霁图》创作于唐寅的晚年,反映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诗中描绘了他年轻时的画作和对自然的深刻感悟,表现出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
《匡山新霁图》是唐寅以画入诗,寄情于山水之间的一首佳作。开篇的“翁昔少年初画山”勾勒出诗人的回忆,仿佛让人看到他年轻时专注于山水画的情景。接下来通过“苍松苍竹杂潺湲”的描写,诗人用生动的意象展现了大自然的清新,使人感受到一种宁静和致远的境界。诗中“直疑积雨得深润,不假浮云相往还”一处,展现了自然的真实与灵动,深邃的润泽让人不禁联想到自然界的变化和生命的轮回。
在后半部分,诗人通过“世外空青秋一色,岩前远黛晓千鬟”,营造出一种空灵的意境,展现秋天的辽阔和宁静。而“天台鹤鹿同人境”则将人和自然融为一体,表达了人对于自然的向往和对世外桃源的憧憬。整首诗以自然景物为依托,展现了一种淡泊明志、追求闲适生活的情怀。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体现出一种淡泊、宁静的人生态度。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诗人传达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自我内心世界的探索,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境界。
诗中“苍松苍竹”是用来形容什么的?
诗的写作风格属于哪个时期?
“天台鹤鹿同人境”中“鹤鹿”象征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