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3:37: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3:37:06
秋日登僊游阁
——陆游 〔宋代〕
马蹄连早暮,车尘细如雾。
谁知此路边,高阁下风驭。
颇传秋月夕,语笑联杖屦。
始知僊与人,混迹无异处。
我来想鸾鹤,稽首祈一顾。
飞僊不可见,惟与白云遇。
白云如有情,傍我栏角住。
借问何山来?云惊却飞去。
马蹄声连着早晨和傍晚,车尘细如雾霭。
谁知道这条路边,高阁在风中轻摇。
传来秋月的夜晚,谈笑声伴着拐杖和鞋子。
才明白那些仙人和人类,其实并无差别。
我来想象那些鸾鹤,恭恭敬敬地请求它们一瞥。
飞天的神仙无法见到,只能与白云相遇。
白云似乎有情,依偎在我栏杆的角落。
我问你从何山而来?白云惊慌地飞去。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词人和散文家。他的作品风格豪放,情感真挚,常以爱国情怀和个人遭遇为题材。
此诗创作于秋天,陆游在游览高阁时,感受到秋天的寂寥与自我反思,表达了对人生、仙人及自然的思考。
陆游的《秋日登僊游阁》不仅是描写秋日景色的诗,更是诗人内心深邃思索的体现。诗的开头通过马蹄与车尘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旅途的疲惫与思乡的情怀。随着诗的推进,诗人把目光投向高阁,象征着理想与追求。在月色下的谈笑声中,诗人感受到人世间的温情与宁静,进而领悟到仙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抒发出一种超越尘世的向往。
诗中“飞僊不可见,惟与白云遇”的意象,表达了对理想境界的渴望。白云的出现,既是自然的象征,也是诗人心灵的寄托。最后一句“借问何山来?云惊却飞去”,则以白云的无常,暗示了人生的无常与追求的渺小,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学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高阁的视野、白云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对人世无常的感慨,展现出一种超然的哲学思考。
诗中“马蹄连早暮”描绘了怎样的情景?
A. 旅途的疲惫
B. 秋天的美丽
C. 高阁的壮观
“飞僊不可见,惟与白云遇”意在表达什么?
A. 对自然的热爱
B. 理想境界的渴望
C. 对人世的失望
诗中“借问何山来?云惊却飞去”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对理想的追寻与人生的无常感慨
B. 对秋天的欢喜
C. 对高阁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