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3:16: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16:17
悠悠羌管动边愁,
二月冰寒水不流。
回首家园春色断,有人掩泪独登楼。
细腻的羌笛声在边疆悠然响起,
二月的寒冰让河水无法流动。
回头望去,家乡的春色已然断绝,
此时有个人在楼上掩面而泣。
本诗虽然没有直接引用特定历史典故,但“羌管”与边疆的意象常常与游子思乡的主题相结合,反映了古代士人对家乡的深切怀念。
张衡,清代诗人,擅长诗词与散文,以情感细腻、语言优美见称。其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与社会生活,深受当时文人推崇。
此诗创作于边疆,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战争带来的离别、孤独的感受。正值寒冷的季节,诗人通过自然景象映射内心的忧愁。
《塞下曲 其二》是一首充满乡愁与悲伤的诗。开头的“悠悠羌管动边愁”,通过羌管的声音引入,营造出一种边境的孤寂感。羌笛声声,似乎在诉说着无尽的思念与忧愁,让人不禁联想到游子在异乡的寂寞。接下来的“二月冰寒水不流”,则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绘,进一步渲染了这种愁苦的氛围。二月本是春天的开始,但冰雪未融,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寒冷与无奈。
“回首家园春色断”一句,情感达到高潮,诗人回望家乡,感受到春天的美好已不再,似乎一切生机都已消失,带来更深的失落感。而最后一句“有人掩泪独登楼”,则将孤独与悲伤的情感推向极致,描绘了一个人独自在楼上默默流泪的场景,令人心痛。
整首诗在音韵上也非常和谐,使用了丰富的意象与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现实的无奈与悲痛,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表达游子对家乡的思念与对现实的无奈,反映了边疆生活的孤独与愁苦,寄托了对美好往昔的怀念。
“悠悠羌管动边愁”中的“羌管”指的是什么?
A. 一种植物
B. 一种乐器
C. 一种人物
D. 一种地名
“二月冰寒水不流”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快乐
B. 无奈与孤独
C. 兴奋
D. 满足
“回首家园春色断”中的“春色”象征什么?
A. 未来的希望
B. 过去的美好
C. 生活的烦恼
D. 战争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