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7:05: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7:05:15
上硖闻竹枝,入秦闻乌乌,奏曲未及终,涕泪凄已濡。还山风月夕,菱唱起镜湖,虽无远游感,白首亦穷途。
在上硖听见竹枝声,进入秦地又听见乌鸦叫,乐曲还未奏完,泪水已湿透了脸颊。归山时夕阳下的风月,菱歌在镜湖中响起,虽然没有远游的感慨,白发苍苍也已走到尽头。
陆游的《杂感》是一首充满感伤与思考的诗作,诗中通过对音乐与自然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在开篇,作者提到在上硖听见竹枝声,接着又提到进入秦地听见乌鸦的叫声,二者的对比不仅表现了地理的变化,也象征着心境的转折。乐曲未奏完,泪水已湿面,显示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涌动,音乐与泪水形成强烈对比,表现了人生的不如意与无奈。
接下来的描写则转向自然景色,归山时的风月与湖中的菱歌,不仅让人感受到自然的美,更唤起了诗人对过往时光的怀念。尽管没有远游的感受,白首之年却已走到了人生尽头,反映了对人生苦短、时光流逝的深刻感悟。
整首诗在情感上表达了对人生的无奈与对自然的热爱,结合了个人经历与普遍的人生哲理,具有深邃的思考与丰富的情感内涵。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对人生无奈的思考与对自然美的向往,表现了诗人对过往的怀念和对生命的珍惜。
诗词测试:
《杂感》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上硖”指的是:
“虽无远游感,白首亦穷途”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什么感受?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