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6:43: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6:43:11
自闭庵门不点灯,惰耕村叟罢参僧。
一生已是胶黏日,投老安能夏造冰。
顽面敢辞乾汝唾,蔬餐聊得曲吾肱。
高舂睡熟无多笑,那有禅师解放鹰。
我把庵门闭上,不点灯光,懒惰的村里的老人也停止了拜访僧侣。
一生已经像黏在一起的日子,年老的时候又能如何像夏天那样造冰呢?
我这张顽固的脸,怎敢拒绝你干涸的唾液,吃点蔬菜料理也只够让我支撑。
高高的杵声让我在熟睡中难以多笑,哪里有禅师能解放被囚禁的鹰呢?
陆游(1125-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爱国者。他的诗作以豪放、悲壮著称,尤其在表达爱国情怀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方面有很高的成就。
《庵中独居感怀三首》是陆游在晚年隐居于庵中时写的,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无奈和对人生的感悟。诗中反映了他对老年生活的思考,充满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这首诗展现了陆游晚年对生活的深刻反思。开头两句描绘了他隐居的环境,闭门不见外人,显示了一种孤独感;接着用“胶黏日”形容自己平淡而无趣的生活,感叹岁月如流,无法再回到年轻时的活力。诗中提到的“夏造冰”,是对生活现实的不满与无奈,象征着他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无力感。
在后半部分,陆游以“顽面敢辞乾汝唾”表达了自己对现实的无畏,表面上似乎在嘲讽生活的艰难,实际上却是在深刻反思自己的选择与坚持。最后一句“那有禅师解放鹰”,则是对自由的渴望与对生活归属感的追求。整首诗充满了对生命的感慨和内心的挣扎,展示了陆游不屈不挠的精神。
整首诗表达了陆游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反映了他在孤独中对人生、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无奈。通过对隐居生活的描绘,展现了他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挣扎,以及对自由与解放的渴望。
诗中“胶黏日”比喻什么?
A. 生活的美好
B. 生活的单调
C. 生活的繁忙
D. 生活的复杂
“那有禅师解放鹰”中的“鹰”象征着什么?
A. 生活的困境
B. 自由与解放
C. 内心的挣扎
D. 生命的脆弱
诗中“惰耕村叟罢参僧”描绘了怎样的生活状态?
A. 活力四射
B. 懒散与无趣
C. 忙碌与奋斗
D. 安静与宁和
陆游与李白的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