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3:44: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3:44:13
扫地勤童子,开关忆故人。
车来花外月,诗入瓮头春。
好事耽幽僻,忘机任喜嗔。
常疑青白眼,终未避嚣尘。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勤劳的少年在扫地,心中却在思念远方的朋友。夜幕降临,车声隐约传来,月光洒在花丛之上,春天的诗意在酒瓮中流淌。好事常常在幽静的地方发生,让人忘却世间的纷扰,随心所欲地喜怒哀乐。常常怀疑自己是否能够逃避世俗的眼光,但最终还是未能躲避尘世的喧嚣。
郭九会,清代诗人,生平不详,然其作品多表现出对自然与人情的细腻观察,风格清新雅致。
此诗创作于一个安静的夜晚,诗人通过日常生活的细节,抒发对友人的思念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纷扰与个人情感的矛盾。
这首诗通过日常生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与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开头两句“扫地勤童子,开关忆故人”采用了对比手法,诗人通过勤劳的少年这一形象,反衬出他内心的思念与忧虑。接下来的“车来花外月,诗入瓮头春”则营造出一种幽静的氛围,月光和花丛的结合,象征着诗意与美好生活的交融。
诗的中间部分“好事耽幽僻,忘机任喜嗔”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以及对生活中琐事的淡然态度。诗人在此处流露出一种超然的境界,抛却了世俗的纷扰,寻求内心的宁静与快乐。
最后两句“常疑青白眼,终未避嚣尘”则带有一丝无奈与反思。诗人意识到,尽管自己向往远离喧嚣与世俗的生活,但现实却难以逃避。这种对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感受,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深邃的思考与情感的纠结。
整首诗以对友人的思念为主线,结合对生活的感悟,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对喧嚣现实的无奈,透露出一种淡淡的伤感与哲理思考。
诗中提到“扫地勤童子”,此句中的“童子”指的是:
A. 小孩
B. 学生
C. 年轻人
D. 仆人
诗中“车来花外月”描绘的意境是什么?
A. 热闹的城市
B. 宁静的乡村
C. 繁华的夜景
D. 迷人的海滩
诗的主题思想主要表达了:
A. 对友人的怀念
B. 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C. 对世俗的反思
D. 以上皆是
与王维的《鹿柴》相比,郭九会的《即事》更倾向于反映个人的内心感受与对友情的思念,而王维则侧重于自然景色的描绘与心境的交融。两首诗在意境上各有千秋,但都表现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