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23:14: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23:14:27
东冈老道友,招我阅子孙。
大儿教以孝,小儿抚以温。
举觞意未畅,已复月挂昏。
兴言还吾庐,更待它日论。
在东边的山冈上,有位老朋友邀请我来看看他的子孙。
他的大儿子在教导孝道,小儿子则被关怀着。
我举杯的兴致还未尽兴,天色已渐暗,月亮也挂上了天边。
我想提起一些话题,但还是打算等到另一个日子再谈。
此诗中提到的“老道友”可能指的是隐士或道士,寓意着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诗中强调孝道和家庭的温暖,反映了传统文化中对家族和亲情的重视。举杯的场景常见于古代诗词中,表达了对友谊和生活的热爱。
作者介绍: 曹勋,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多描绘山水田园,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山居生活中,反映了诗人对友谊、家庭和自然的感悟,表现出一种恬淡、宁静的生活态度。
《山居杂诗九十首 其二十五》是曹勋的代表作之一,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细腻观察与深刻思考。首句通过描绘“东冈老道友”招唤的场景,传达出一种亲切感与归属感。接着,诗人描绘了友人的家庭:大儿子在教导孝道,小儿子在温情的关怀中成长,这体现了诗人对家庭教育的重视与对传统美德的赞美。
而“举觞意未畅,已复月挂昏”一句,巧妙地将饮酒的愉悦与时光的流逝相结合,传达出一种惜时的情感。虽然举杯畅饮的心情尚未尽兴,但月亮已经升起,暗示着时间的无情与生活的短暂。最后一句“兴言还吾庐,更待它日论”则表现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与期待,虽然此时无法深入交谈,但未来依然充满希望。
整体而言,此诗不仅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温情,也反映了对生活哲学的思考,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情感深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该诗的主题围绕家庭、友谊和人生哲学展开,表达了对传统美德的赞美和对生活的思考。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老道友”是指什么样的人?
A. 年轻的朋友
B. 有年纪的朋友
C. 不熟悉的人
D. 诗人自己
“大儿教以孝,小儿抚以温”中的“孝”指的是什么?
A. 对朋友的关心
B. 对父母的尊敬
C. 对老师的敬重
D. 对社会的贡献
诗人想提起话题时,为什么选择“更待它日论”?
A. 因为他不想说话
B. 因为天色已晚
C. 因为他想开个玩笑
D. 因为他很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对比曹勋的这首诗与王维的《山中杂诗》,两者均描绘了山居生活的悠闲,但王维更倾向于描绘自然景观,而曹勋则更注重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与家庭伦理,展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与情感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