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5:56: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5:56:28
游密庵
朱熹
弱龄慕丘壑,兹山屡游盘。
朝隮青冥外,暮陟浮云端。
晴岚染襟裾,水石清肺肝。
俯仰未云已,岁月如飞翰。
中年尘雾牵,引脰空长叹。
旷岁一登历,心期殊未阑。
矧此亲友集,笑谈有馀欢。
结架迫弯埼,徙倚临奔湍。
共惜前古秘,今为后来观。
落景丽云木,回风馥秋兰。
林昏景益佳,怅然抚归鞍。
谅哉故山好,莫遣兹盟寒。
在我年轻的时候,就向往山川风景,如今我多次游览这座山。清晨我在青天之下徘徊,傍晚时分我登上浮云之端。阳光明媚的山岚染上了我的衣襟,水石的清新使我感到心肺舒畅。抬头仰望,时光飞逝,我的心情却未曾改变。中年时,尘世的纷扰让我感到无奈,常常空叹。然而,纵使岁月已久,我的心愿似乎仍未实现。幸好今天有亲友相聚,欢声笑语使我倍感愉悦。我们在弯曲的小径旁搭建架子,倚靠在奔流的溪水旁。共同珍惜古老的秘密,如今成了后人观赏的对象。夕阳西下,景色美丽,微风送来秋兰的芬芳。林间黄昏的景色愈发迷人,让我不禁沉思,轻抚着归鞍,感慨故乡的美好,愿我们的约定永不冷却。
诗中提到的“古秘”可能是指隐秘的山水,象征着自然的宁静与人文的积淀。朱熹作为理学家,常在诗中融入对自然的思考,反映出对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朱熹(1130-1200),字仲明,号晦庵,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教育家和诗人。他倡导的理学影响深远,为后世儒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他的诗歌多描绘自然风光,抒发个人情感,具有深厚的哲理性。
此诗作于朱熹晚年,反映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及对人生的感悟。身处繁忙的仕途之中,他常以游山玩水作为调节心情的方式,表达对生命与友谊的珍视。
《游密庵》是一首描绘自然与人生感悟的诗。诗中通过对山川美景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惜。细腻的情感贯穿全诗,朱熹以清新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将游览的愉悦与人生的哲思结合在一起。
开篇通过对年轻时向往山水的回忆,引入了诗人对岁月流逝的慨叹。随着诗句的推进,作者通过清晨与傍晚的对比,表现出日常生活的变化与时间的流逝。晴岚和水石的描写,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宁静与清明。
中年后的尘世困扰使得诗人感到惆怅,然而与亲友的相聚又带来了无限的欢愉,展现了人与人之间深厚的情感连接。结尾的“莫遣兹盟寒”道出对友情的珍视与期盼,令人感受到一种温暖而持久的情感。
整首诗在清新自然的描绘中蕴含了深刻的哲理,展现了朱熹作为一个理学家的深刻思考与情感的细腻。诗中不仅有对自然的热爱,也有对人生的深思,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对岁月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友情的珍视。朱熹通过描绘山水之美,抒发人生感悟,反映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深厚的人文关怀。
《游密庵》是谁的作品?
诗中“岁月如飞翰”中的“飞翰”比喻什么?
诗中提到的“故山”代表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