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9:06: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9:06:23
《偈 其十》
作者:释善果 〔宋代〕
是法不可示,言词相寂灭。
击破太虚空,万里一条铁。
这法则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的,言语和文字都已归于寂灭。
当我击破那虚空时,万里之外只剩下一条铁链。
这首诗表达了禅宗的思想,强调超越文字与语言的理解,体现了佛教对于真理的追求。诗中的“太虚空”可以与《金刚经》中“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相呼应,都是对现实表象的超越与否定。
释善果是宋代的禅宗高僧,以讲究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而著称。他的诗作多涉及禅宗思想,具有深刻的哲理性。
本诗创作于禅宗盛行的时期,反映了当时对语言与真理关系的思考,强调了超越语言的直接体验。
《偈 其十》是一首极具哲思的诗作。诗的开头便指出了语言的局限性,表达了佛法的深邃难以用言语传达的特性。善果通过“寂灭”一词,揭示出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语言和概念往往是一种障碍,只有在内心的沉静中,才能体悟到真正的法。
“击破太虚空”,这句表现出一种强烈的决断与启示,似乎是在说只有通过破除外在的虚妄,才能直面内心的真实。诗的最后一句“万里一条铁”,则是用夸张的方式强调了真理的坚韧与不变,尽管距离遥远,真理依然坚定如铁。这种意象的使用,既具有视觉冲击力,又深具哲理,体现了禅宗的简练与深邃。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强调语言的局限,鼓励人们超越文字表象,直接体验内心的真实,以寻求真理。
诗中“是法不可示”意指什么?
A. 法则可以用语言表达
B. 法则无法用语言表达
C. 法则是虚假的
D. 法则是可见的
“击破太虚空”在诗中表达了什么?
A. 对虚无的逃避
B. 对虚妄的超越
C. 对现实的否定
D. 对内心的迷茫
诗中“万里一条铁”象征着什么?
A. 远方的希望
B. 坚定的真理
C. 脆弱的信念
D. 理想的幻影
与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相比,善果的诗在哲理性与抽象性上更为突出,白居易则更侧重于自然与人情的描写。通过对比,可以看出不同诗人对于生命与存在的不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