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送周桐村 其一

《送周桐村 其一》

时间: 2025-04-29 21:22:49

诗句

白发乌纱将八十,文章谈笑见扬雄。

风流不减三年别,未许尊前称阿翁。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21:22:49

原文展示:

白发乌纱将八十,文章谈笑见扬雄。风流不减三年别,未许尊前称阿翁。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他头戴乌纱帽,白发苍苍,即将迎来八十岁的高龄,但在文章和谈笑中依然能见到扬雄般的才华。即便三年未见,他的风采依旧不减当年,不容许在尊长面前轻率地称他为“阿翁”。

注释:

字词注释:

  • 白发乌纱:指年老的官员,乌纱帽是古代官员的帽子。
  • 将八十:即将达到八十岁。
  • 文章谈笑:在文章和谈笑中展现才华。
  • 见扬雄:扬雄是西汉时期的文学家、哲学家,此处指诗人的才华可与扬雄相比。
  • 风流:指风采、才华。
  • 不减三年别:即便三年未见,风采依旧不减。
  • 未许尊前称阿翁:不容许在尊长面前轻率地称他为“阿翁”,表示对他的尊重。

典故解析:

  • 扬雄:西汉时期的文学家、哲学家,以其博学多才、文章高妙著称。诗中用扬雄比喻诗人的才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沈周(1427-1509),明代著名画家、诗人,字希哲,号石田,晚号白石翁。他的诗文清新自然,多写山水田园,也有不少赠别之作。此诗是沈周为友人周桐村所作的送别诗。

创作背景: 此诗是沈周为即将八十岁的友人周桐村所作的送别诗,表达了对友人才华的赞赏和对分别的不舍。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友人周桐村的描绘,展现了其虽年近八十,但才华依旧不减当年的风采。首句“白发乌纱将八十”,以白发乌纱的形象描绘了友人的年老,但紧接着的“文章谈笑见扬雄”则突出了其才华横溢,即使在年老之际,依然能与扬雄相媲美。后两句“风流不减三年别,未许尊前称阿翁”,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友人才华的尊重,即便三年未见,风采依旧,不容许在尊长面前轻率地称他为“阿翁”。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对友人的敬重和不舍之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第一句“白发乌纱将八十”,通过白发乌纱的形象描绘了友人的年老,但“将八十”又暗示了友人的生命力依然旺盛。
  • 第二句“文章谈笑见扬雄”,用扬雄的典故突出了友人的才华,即使在年老之际,依然能与扬雄相媲美。
  • 第三句“风流不减三年别”,表达了即便三年未见,友人的风采依旧不减当年。
  • 第四句“未许尊前称阿翁”,则表达了对友人的尊重,不容许在尊长面前轻率地称他为“阿翁”。

修辞手法:

  • 比喻:用扬雄比喻友人的才华。
  • 对仗:“白发乌纱”与“文章谈笑”形成对仗,突出了友人的年老与才华。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友人周桐村的描绘,展现了其虽年近八十,但才华依旧不减当年的风采,表达了对友人的敬重和不舍之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白发乌纱:描绘了友人的年老形象。
  • 文章谈笑:展现了友人的才华。
  • 风流:指友人的风采、才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扬雄”是指: A. 唐代诗人 B. 西汉文学家 C. 明代画家 D. 宋代哲学家

  2. 诗中的“风流不减三年别”表达了什么意思? A. 友人的风采三年未变 B. 友人的才华三年未变 C. 友人的年龄三年未变 D. 友人的地位三年未变

  3. 诗中的“未许尊前称阿翁”表达了什么? A. 对友人的轻视 B. 对友人的尊重 C. 对友人的不满 D. 对友人的疏远

答案: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赠卫八处士》: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友人才华的赞赏。
  • 王维《送别》: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和对分别的感慨。

诗词对比:

  • 杜甫《赠卫八处士》与沈周《送周桐村》:两者都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友人才华的赞赏,但杜甫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和对分别的感慨。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沈周诗集》:收录了沈周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中国古代文学史》:可以了解明代文学的背景和特点。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三霄亭和韵 种芭蕉 苏秀道中大雨 李子长县丞示诗卷 遗直堂 王岩起乐斋 闻降湖北提盐 谢寄端砚四首 其三 送周仲固寺正提举湖北茶盐余建炎己酉岁尝为此官 喜闻天兵已临衢寇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秃鹫 逐影吠声 农业合作化 矛字旁的字 包含辙的成语 娱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三七 枯体灰心 包含汝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圉的词语有哪些 曰字旁的字 砰磅 玉字旁的字 杀结尾的成语 豆字旁的字 不辨菽粟 半身不摄 阴风 名声扫地 皮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