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4:52: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4:52:11
三孔吾渭阳,犹及见仲叔。堂堂舍人公,再拜但乔木。
我在渭阳的三孔桥上,仍能见到仲叔(即仲尼)。堂堂的舍人公,我再拜只见那高大的乔木。
曾几,字子云,号天游,北宋人。曾几以其清新俊逸的诗风著称,常在诗中寄托个人情感与对人事的感慨。其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情感细腻。
《遗直堂》创作于曾几对故人的追忆之时,他通过对自然的描绘,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和对高洁品德的向往。
《遗直堂》是一首蕴含深情的诗作,诗中所描绘的情景简洁而富有意境,作者通过对地点的描写,引发对历史人物的追思。三孔桥作为一个文化符号,承载着历史的深厚与沧桑,与“仲叔”这一伟大的人物相结合,形成了一种穿越时空的对话。曾几在诗中表达了对孔子的崇敬,同时也隐含了对古人风范的追求与向往。再拜的动作不仅是对伟人的敬仰,更是对高尚品德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崇高理想。
整首诗传达了对古贤的怀念与崇敬之情,以及对高尚品德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深厚情感和对人生理想的不懈追求。
“三孔吾渭阳”中“三孔”指的是?
A. 三个孔子
B. 三孔桥
C. 三个山洞
D. 三个湖泊
“再拜但乔木”中的“再拜”表示什么?
A. 对自然的敬仰
B. 对古人的崇敬
C. 对朋友的问候
D. 对时间的叹息
诗中提到的“仲叔”是指哪位历史人物?
A. 孟子
B. 老子
C. 孔子
D. 荀子
可与王维的《鹿柴》进行对比,二者皆通过自然景物寄托个人情感,但曾几的诗更侧重于对传统文化的回忆与崇敬,而王维则更偏向于对自然的描绘和哲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