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同前拟

《同前拟》

时间: 2025-05-11 20:02:18

诗句

游人倦蓬转,乡思逐雁来。

偏想临潭菊,芳蕊对谁开。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1 20:02:18

原文展示:

游人倦蓬转,乡思逐雁来。偏想临潭菊,芳蕊对谁开。

白话文翻译:

游人疲惫地漂泊,乡愁随着大雁而来。偏偏想到湖边的菊花,芬芳的花瓣究竟是为谁而绽放?

注释:

字词注释:

  • 倦蓬:疲惫的游子,"蓬"指蓬草,寓意漂泊不定的生活状态。
  • 逐雁:追随大雁,指秋天时大雁南飞,表达对故乡的思念。
  • 临潭:靠近水潭,指菊花生长的环境。
  • 芳蕊:指花的芳香与花蕊,表示菊花的美丽与芬芳。

典故解析:

  • 诗中提到的“逐雁”与“菊”,在古代诗歌中常用以表达思乡之情。大雁南飞象征秋天的到来与离别,而菊花则是高洁的象征,常用来寄托诗人的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许敬宗,唐代诗人,字子远,世称其为“诗豪”。他在诗歌创作上有较深的造诣,尤其擅长表达个人情感与自然景物的结合,风格清新流畅。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唐代,时代背景下,诗人可能经历了游历与离乡的生活,借助自然景象抒发内心的思乡之情。

诗歌鉴赏:

《同前拟》这首诗通过对游子倦怠与思乡之情的描绘,展现了人们在外漂泊时的孤独与对故乡的深切怀念。首句“游人倦蓬转”,直接点明了诗人的身份,暗示了他在旅途中的疲惫与无奈。紧接着“乡思逐雁来”,则以大雁的迁徙作为思乡情的载体,寓意着游子心中对故土的眷恋。最后两句“偏想临潭菊,芳蕊对谁开”,通过对菊花的描写,增添了诗的意象,菊花在此不仅是自然的美丽象征,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唐代诗歌的韵味与深刻的哲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游人倦蓬转”:游子在外漂泊,心中疲惫。
  2. “乡思逐雁来”:思乡之情如同南飞的大雁,随秋而至。
  3. “偏想临潭菊”:不由自主地想起湖边的菊花。
  4. “芳蕊对谁开”:菊花的芳香究竟是为谁而绽放,反映了诗人的孤独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思乡之情比作大雁的迁徙,生动形象。
  • 拟人:菊花的绽放仿佛是在询问,为谁开花,赋予花以情感。
  • 对仗:诗句结构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游子在外漂泊时的孤独感与对故乡的深切思念,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深刻展现了人们内心的情感波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游人:象征漂泊不定的生活状态,代表诗人的心境。
  • 大雁:象征思乡与离别,反映季节变化与情感的交织。
  • 菊花:象征高洁与孤独,寄托了诗人的情感世界。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大雁象征什么?

    • A. 自由
    • B. 思乡
    • C. 离别
  2. “倦蓬”指的是:

    • A. 疲惫的游子
    • B. 一种植物
    • C. 一种饮品
  3. 诗中菊花的象征意义是什么?

    • A. 忘却
    • B. 孤独与高洁
    • C. 喜庆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李白的《静夜思》

诗词对比: 许敬宗的《同前拟》与杜甫的《月夜忆舍弟》都表达了思乡之情,但许敬宗更多侧重于自然景物的描写,而杜甫则通过家庭情感的叙述增强了情感的深度。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代诗人传记》
  • 《古诗词鉴赏辞典》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忆瑶姬 题米楼高山流水图,即送归西泠 忆瑶姬 蒙段祠古柏,用定公韵 忆瑶姬 忆瑶姬 次史达祖韵 四和香 移床忆半屏 四和香 四和香 黄三出所藏元刊文信国集杜诗属题盖囗中作也感而赋此 四和香/四犯令 四和香 午日雨窗忆亡儿绍泽感赋 四和香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黄字旁的字 生米做成熟饭 杯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宪政 韦字旁的字 乛字旁的字 水阔山高 牛骥同槽 镂银 穷蛤螺 特别行政区 明略 包含统的成语 鸿蒙初辟 至字旁的字 单耳刀的字 万世之患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