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祭告南岳杂诗 其二

《祭告南岳杂诗 其二》

时间: 2025-05-02 13:19:10

诗句

两岸层层嶂,孤城面面山。

横襟凭一叶,睥睨洞庭间。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3:19:10

原文展示:

祭告南岳杂诗 其二
作者: 高珩

两岸层层嶂,孤城面面山。
横襟凭一叶,睥睨洞庭间。

白话文翻译:

两岸的山峦重叠,孤零零的城市面对着一座座高山。
我乘着一叶扁舟,俯视着洞庭湖的景色。

注释:

  • 层层嶂:指重叠的山峦,形容山的层次分明。
  • 孤城:指位于山间的孤立城市。
  • 面面山:形容四周环绕着山。
  • 横襟:指船横在水面。
  • 凭一叶:意为依靠一只小舟。
  • 睥睨:俯视,目光远眺。
  • 洞庭:指洞庭湖,是中国著名的湖泊,地理位置重要。

典故解析:

洞庭湖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吟咏的对象,象征着壮丽的自然景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南岳是五岳之一,历史悠久,与道教文化密切相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高珩,明代诗人,生平较为低调,主要以诗词见长。他的诗歌多描绘自然景色,情感细腻,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高珩游览南岳时创作,表达了他对南岳自然美景的赞叹与感慨,以及对人生孤独的思索。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展现了诗人对南岳的敬仰与对人生的感悟。开头的“两岸层层嶂,孤城面面山”勾勒出了一幅层峦叠嶂的山水画面,表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城市的孤立,暗示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诗中的“横襟凭一叶”展现了诗人置身于自然之中的轻松与自在,同时“睥睨洞庭间”则表现了诗人对洞庭湖的自信与从容。整首诗在景色描绘中融入了诗人的情感,显示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生命的思考,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两岸层层嶂:描绘两岸的山峦像层叠的屏障,展现出自然的壮丽。
  • 孤城面面山:孤城坐落在众多山峰之间,表现出一种孤独感。
  • 横襟凭一叶:诗人乘坐小舟,悠闲自得,体现了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 睥睨洞庭间:俯视洞庭湖,表现出一种自信和对自然的掌控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小舟比作“一叶”,形象生动。
  • 对仗:如“层层嶂”“面面山”,对称工整,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夸张:通过“睥睨”展现了诗人的自信与胸怀。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孤独的思考,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层层嶂:象征自然的伟大与壮阔。
  • 孤城:象征人类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孤独。
  • 洞庭:象征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历史积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两岸层层嶂”中的“层层”指什么?

    • A. 时间
    • B. 山峦
    • C. 水流
  2. “横襟凭一叶”中的“一叶”指什么?

    • A. 一片树叶
    • B. 一只小舟
    • C. 一条小河
  3. 诗中的“睥睨”是什么意思?

    • A. 低头
    • B. 俯视
    • C. 眺望

答案: 1.B 2.B 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早发白帝城》 - 李白
  • 《登高》 - 杜甫

诗词对比:

  • 李白的《早发白帝城》:同样描绘自然美景,表现出一种轻松的心境;而高珩的诗则更加注重人与自然的关系。
  • 杜甫的《登高》: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与高珩的孤独主题相呼应,但杜甫更偏向于抒发个人的忧虑。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高珩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山水诗研究》

以上为《祭告南岳杂诗 其二》的详细解析与学习资料,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庆清朝 其二 骈卿和词,年衰而吟甚健,可喜也。次韵奉教 庆清朝 其一 园夜坐凉,奉怀杨骈卿给谏 庆清朝·北陆严凝 庆清朝·山束滩声 庆清朝 其二 叠前韵,赠巢隐丈 庆清朝 其一 题王酉室半偈盦图 庆清朝慢 湖墅高会,同王丹麓、陆荩思诸公即席 庆清朝 庆清朝(木芙蓉) 潇湘神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石的词语有哪些 立字旁的字 童颜鹤发 浚潭 妙喻取譬 孽子 孙膑 三撇旁的字 通舄 出言无忌 搏动 不期修古 包含瞧的词语有哪些 齿字旁的字 示字旁的字 狼嚎鬼叫 门字框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