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1:35: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1:35:02
青桂连蜷,一袈裟地,佛龛雕缕如新。
白毫弹指非非,梦亦成尘。
赢得后来好事,一图分作两家春。
今犹昔从来大隐,都住金门。
此日停云群从,论休承才调,数道君身。
祖庭爱士,泃濡欲湿枯鳞。
苦叹焦桐未遇,殷勤为拂爨余痕。
投珠恨,转成佳话,翻尽陈因。
青色的桂树蜿蜒交错,袈裟似的地带上,佛龛雕刻的纹路依然如新。
白毫轻轻弹指,似乎一切都成了虚无,梦境也化为尘埃。
赢得了后来的美好,图画却分成了两家的春天。
如今依旧是过去那样的大隐士,都住在金门之内。
今天云彩停歇,群英汇聚,讨论才华与风采,数道您身影。
祖庭喜爱士人,泃水湿润了干枯的鱼鳞。
苦叹焦桐未能相遇,殷勤地为拂去灶台上的余痕。
投珠的遗憾,转化为美好的故事,翻尽了旧日的因缘。
作者介绍:叶昌炽,清代诗人,生于书香世家,通晓诗词和书法,作品多涉及隐士生活和自然景观,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清代,正值当时文人对隐逸生活的追求,表达了对大隐士生活的向往与对世事的感叹。
整首诗充满了对隐士生活的向往与对过往岁月的追忆。开篇以“青桂连蜷,一袈裟地”描绘出自然与宗教的融合,表明诗人对佛教文化的敬仰和对自然的热爱。随后“白毫弹指非非,梦亦成尘”则传达出一种对虚幻与现实的思考,似乎在感叹人生的无常。
“赢得后来好事,一图分作两家春”这一句,隐含着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对时光流逝的无奈。接下来的“今犹昔从来大隐,都住金门”则强调了隐士的理想与现实的对比,表现出一种淡泊名利的态度。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通过“苦叹焦桐未遇”表达了对自身才华未被赏识的惋惜,流露出一种孤独感和对外界的渴望。而“投珠恨,转成佳话,翻尽陈因”则让人感受到诗人对命运的感慨,转化为美好的故事,虽有遗憾,但仍有希冀。
诗歌通过对隐士生活的描绘,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的无奈与感慨。全诗情感细腻,意象丰富,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诗中“青桂连蜷”主要描绘了什么?
诗中提到的“金门”象征什么?
诗中“苦叹焦桐未遇”表达了什么情感?